Page 96 - 《天台山佛教史》
P. 96

景定三年(1262),彻通义介归国,弘扬临济法脉,为永平寺第三祖。

                               三、云门宗在天台山

                               (一)云门宗创始人及其宗风


                               云门宗,以云门文偃(864~949)为宗祖,属青原法系。文偃住韶州云

                           门山光泰禅院,后唐长兴元年(930)以后,大振禅风,因取其山名宗。云门

                           文偃的得法弟子中,法系较为兴盛的是德山缘密、双泉师宽、香林澄远、洞

                           山守初等。云门弟子中最上首者为香林澄远,接引学人完全继承了云门风格。

                           香林澄远下有智门光祚,光祚门下得法者甚众,有雪窦重显等。雪窦重显大

                           振宗风,中兴云门,使云门宗在北宋盛极一时,同时也开始与其它宗派相融

                           合。云门宗通过香林一系而延续到了南宋。
                                云门宗宗风陡峻,以简洁明快、不可拟议的手法破除参禅者的执着,返

                           观自心。云门宗既不像临济那样棒喝峻烈,也不像曹洞宗那样丁宁绵密,而

                           是以激烈言辞,指人迷津,剿绝情识妄想。《人天眼目》卷 2 说:“云门宗旨,

                           绝断众流,不容拟议,凡圣无路,情解不通……孤危耸峻。”云门曾作颂示学

                           人:“云门耸峻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入户已知来见解,何劳再举轹中泥。”

                           充分表露了云门耸峻、机用迅疾、不容拟议的特性。禅林中往往以“云门天

                           子”、“云门一曲”表示云门宗风。云门曲原为华夏古曲,曲调艰深,歌者难

                           咏唱,闻者难领受,禅林遂用来转指难于理解的云门宗风。云门宗接化学人,

                           犹如天子的诏敕,一次即决定万机,不得再问,令人毫无犹豫之余地,因而

                           又有“云门天子”之称。

                               云门宗的要义与菁华集中体现于“云门三句”,即所谓:“函盖乾坤,目

                           机铢两,不涉世缘。”云门文偃曾向弟子解释其大意:“函盖乾坤”,指绝对真

                           理遍布天地之间,函盖整个宇宙;“目机铢两”,指师家为断除学人烦恼妄想,
                           超越语言文字,促使学人内心顿悟;“不涉万缘”,指师家应机说法,施行活


                           泼无碍的化导。后来云门法嗣德山缘密汲取“云门三句”精髓,改其语为“函
                           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禅林称为“德山三句”。实际上,“云门

                           三句”是一个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无主次之分。对于理解云门宗禅学思

                           想与禅诗美感特性,“云门三句”的每一句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