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天台山佛教史》
P. 95
“我国禅宗非今始有,昔传教大师尝撰《内证佛法相承血脉》一卷,是为最
初举扬达摩直指的禅法。良辩昏愚无知,兴发天台山僧众诬蔑我,禅宗若非,
则传教大师亦非:传教大师若非,则天台宗的教法亦不能成立;天台教法不
能成立,则台徒岂能拒我乎?甚矣!可见其僧徒不明祖师意也。”当时有识之
士闻后,以禅师之言为善,遂更加辅助其禅法的宣扬。建久六年,荣西在博
德建立圣福寺,参禅者四方云集,声名远播,此为日本禅寺的创始。建久九
年,荣西撰《兴禅护国论》3 卷,是日本最早的禅书,说明禅对国家的重要
性及佛法与王法的相依相关,主张佛法的至极即是禅,影响甚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191 年,荣西从宋土归国时,他带回了天台山茶树
的种子,首先播种在其登陆的九州岛岛平户富春院的后山上,至今那里仍留
有一小块茶园,并立有刻写“荣西禅师遗迹之茶园”字样的石碑。同年,荣
西又在离平户不远的东背振山的灵仙寺播种了茶籽。1195 年,荣西在九州岛
岛的博德(现福冈)创建圣福寺并在寺周领众植茶。后又植茶于母尾、宇治
等地,渐渐地使茶在日本广泛种植。荣西因此被尊为“日本的茶祖”。
荣西晚年着的《吃茶养生记》中,说茶是“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
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称茶是“上天的恩物”,
“圣药之本源”。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发展史上,荣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荣西以后,日本临济宗高僧入宋求法的很多,主要希玄道元、彻通义介
等。希玄道元(1200—1253),姓源氏,号希玄。村上天皇后裔,京都人。14
岁出家,随荣西及其徒明全习临济宗。宋嘉定十六年(1223),与明全入宋参
学。从万年寺元鼐学禅法,尽得其要旨。后又游天童、阿育王等寺,师事长
翁如净,学曹洞宗 3 年,得法衣归国。1243 年,在越前(今福井县)创永平
寺,成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其后弟子法裔出现了寻访祖根的“朝拜热”。
彻通义介(1219~1309),福井越前人。十三岁出家,学于睿山。仁治二
年(1241)参于兴圣寺道元,随从道元移居永平寺。开庆元年(1259)入宋。
历访禅德,绘《五山十刹图》,内有《平田(即万年寺)平面图》,其整体布
局,自南而北分布在 3 条轴线上。中轴线依次为八角亭、平田、知客,旦过、
佛殿、法堂、大舍堂、觉音方丈、后大门;东轴线依次为围户、法公寮、行
者堂、西伴寮、库院、香积厨、土地、檀那;西轴线依次为直岁、兴思堂、
前资、宝明、尼寮、胜真堂、审元、照堂、蒙堂、觉音殿、延寿院、维那、
轮藏。建筑规模十分雄伟。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