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天台山佛教史》
P. 99
云门“东山水上行”语,发明己见,遂归隐天台山茅蓬,与鹿猿为伍,历 30
年。台州太守闻其高风,遣使逼令作一大寺住持。如庵主作偈道:“三十年来
住此山,郡符何事到林间?休将琐琐尘寰事,换我一生闲又闲。”(同上)遂
焚其庐,竟不知所止。
处幽禅师,天台人。长期居瑞岩寺从有居禅师学云门禅法。后回天台山,
居万年寺隐修。上堂偈说:“先圣行不到处,凡流恰到;凡流既到,先圣莫知
到与不到?”又说:“先圣凡流,相去几何?南山虎蛟石羊儿,须向其中识生
死!”(同上)
天台山青原下第十四世、云门宗第九代传人是愚谷妙印禅师和垂慈普绍
禅师,系东京慧林寺怀深慈受禅师的法嗣。北宋末年,避乱来到天台山国清
寺隐修。两人均有文才,诗偈脍炙人口。妙印禅师上堂偈说:“道得道不得,
知有不知有,南山石大虫,解作狮子吼。”普绍禅师上堂偈说:“灵云悟桃花,
玄沙傍不肯。多少痴禅和,担雪去填井。今春花又开,此意谁能领?端的少
人知,花落春风静!”(同上)禅趣盎然,发人深省。
四、曹洞宗在天台山
(一)曹洞宗创始人及其宗风
曹洞宗,略称洞家。我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洞山良价(807~869)
为宗祖。宗名曹洞之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洞指洞山,曹指曹山,乃合其师
徒 2 人所住之山为名。本应称洞曹宗,为习惯故称曹洞;另一说取曹溪慧能
之曹与其法孙洞山良价之洞,合称为曹洞宗。取六祖曹溪慧能,系以此表明
本宗乃六祖正风之嫡传,慧能门下以青原行思、南岳怀让 2 人最杰出,本不
分嫡庶,后一宗之法分为二。良价初就五泄山灵默出家,不久即上嵩山受具
足戒,从云岩昙晟受心印,即传承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
云岩昙晟之一脉。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于新丰山接化学徒,后至筠
州洞山大张化风,又作宝镜三昧歌以提倡自宗绵密之家风,立五位纲格,推
出偏正回互之幽玄,明示修行工夫即本来面目自在之妙用。门下有云居道膺、
曹山本寂,本寂得心印,有出蓝之誉,能彰显五位旨诀,于抚州曹山崇寿院
及荷玉山大振禅风。其后曹山法系断绝,曹洞宗唯赖云居道膺一脉,继嗣不
绝。道膺六传至芙蓉道楷,于芙蓉湖畔结庵接化,门下有丹霞子淳,子淳之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