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天台山道教史》
P. 121
第三节 宋元桐柏山
一、桐柏观的重修
自从后梁太祖朱温信奉道教,厚赏桐柏道士,并在开平间(907-911)
诏改桐柏观为桐柏宫,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又改称桐柏崇道观。
政和六年(1116),朝廷拨帑银扩建桐柏崇道观。除重修司马承祯
始建的黄云堂、元晨坛、上清阁、朝斗坛、众妙台、凤轸台、降真堂、
龙章阁、炼形室、钟楼、白云亭、翛闲亭外,又新建了三真殿、御书
阁、三元院、白云院、清虚院、经藏院、延宾院、浴院、斋堂、云堂、
土地堂。还建了云厨、仓廪、水磨、水碓。最后,为当朝皇帝在小月
山麓建造了一座一如东京宫殿般的元命殿。观宇建好后,在玉梭溪上
造了三座跨溪石桥,即通幽桥、丹霞桥、迎仙桥。迎仙桥桥面用卵石
甓成花纹图案,亦名花桥,桥上有亭名会仙亭。迎仙桥西桥头建有迎
仙馆,用以招待宾客。徽宗给桐柏崇道观拨田 1619 亩,山林 1345 亩,
以供道士食用。
绍兴十五年(1145),曹勋受朝廷派遣,提举天台桐柏崇道观,绍
兴二十年捐俸修复山门。二十二年重修三清殿。孝宗乾道三年(1167),
改建三清殿,重建上清阁、众妙台、经楼、钟楼、御书阁。新建三官
殿、灵星门。扩大斋堂至可容千人同时就膳。拓展东西两客馆以待香
客。所有门窗柱栋墙壁涂漆髹彩,神像也重新敷贴描绘。道士唐知章
倾私囊建藏经殿,用以珍藏吴越王钱氏金、银字道经。观内外遍植竹
木。乾道四年,修建完成,费银上万两。
曹勋亲撰《重修桐柏观记》,并刻石立碑,记叙了重修的过程。碑
文说:“天台山之右曰桐柏。自地距洞门几十里,始至其上,重复奥区,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