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天台山道教史》
P. 54

手作拳、低头曲腰耸肩、两手交指反掌等等动作,完成导引的全过程。

                        导引完毕,还须用按摩术作为辅助方法。它分为摩额法:即反复

                  摩擦头额,促使血脉调畅,解除疲劳。拭目法:即用左右两食指反复

                  按摩眼四周,使眼部血液通达,肌肉保持弹性,防止视力疲劳。摩鼻

                  法:以左右两拇指按摩鼻翼两侧,可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和鼻纤毛


                  摆动,使嗅觉灵敏。摩耳法:用食指、中指叉耳向上耸动,或以虎口

                  叉耳向后旋耳轮,可增加听觉,防止耳部疾患。按摩胸腹,使肠胃蠕

                  动,增加消化吸收作用和提高肠胃道抗病能力。


                        司马承祯的导引按摩功法,后代道家在炼养实践中收到了很明显

                  的效果:如王茂端行导引之法,“年九十八,清健不衰”;张无梦“庐

                  于琼台,行赤松导引,安期还丹之法”,双目“洞见十里之外”,等等。








                                              第二节          灵宝派高道




                        中晚唐时期,由于帝王深信道术,苦求神仙,天台山灵宝派高道


                  受到帝王的重视,出入官禁之中,备受尊崇,从而使天台山名声进一

                  步弘扬。




                        一、叶法善与《霓裳羽衣曲》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长恨歌》,其内容和主题既表达了唐


                  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又反映了封建帝王耽色误国的惨痛教训。

                  《长恨歌》中提到杨玉环之所以得宠,其原因之一是她善唱《霓裳羽

                  衣曲》。史称《霓裳羽衣曲》系仙乐,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乐曲与天台山


                  高道叶法善有关。


                                                           54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