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69
翔蝠。 以萃灵园,以会玄族。 芒垂卦列,以华其屋。 圭坛环供,瑶盖
周覆。 下承玉京,鉴光煜煜。 翘眺八轮,悲仰顾复。 畴握中伊,畴篡
朱 古宿。 载灌其顶,维师受禄。 其禄维何? 苣橡茅栗。 凛尔木义,郁然
封
鳌 锦轴。 有义有法,有表有祝。 诒厥耳云,命斯耳睦。 开兜率门,通安
天
台 乐国。 反闻自闻,宜华宜竺。 百日圆通,亿龄私淑。 刊铭附幢,经飞
集
·
第 幽谷。
一
册 虞淳熙和南撰 香光居士董其昌书 眉道人陈继儒额
碑文中极赞传灯大师所创的楞严坛及其仪规表法,认为:“世行楞严坛法,
自无尽灯师始;世有楞严坛道场,自天台山始;有酌灌顶五部之轨,采法华圆觉
缁训清规,而若灯师之抗法者,自万历乙卯岁始;侵假而法臣且绍法王具耳根
者,慎听之如王律,将证同观音,成无上道,叶我前言,爰开后觉,亦自今日始。”
碑文为研究楞严和密宗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佛经中虽有关于楞严坛
的记载,而西天、东土均未曾有楞严坛建造。 所以天台高明寺的楞严坛在当时
是弥足珍贵的。
据《幽溪别志》 记载,传灯建楞严坛是费了很大心血的:万历三十八年
(1610),高明寺建成大禅堂时,传灯与僧众坐禅,耳根圆通,于蒲团上发大誓
愿:“能与法门相应,则勠力慕建楞严坛,集众重修。”万历四十年,传灯同法孙
受教去苏州募化炉镜、幢幡、圣像等件。 直至万历四十三年,楞严坛才建成。
楞严坛的造法,是十分讲究的:先在坛屋中间用高原 5 尺以下黄土筑成坛场,
高 3 尺,方圆 1 丈 6 尺,成八角形。 坛场上层取大雷峰 5 尺以下黄土,捣筛成
粉,水中澄沉,取其中极细腻部分,拌和旃檀、沉水、苏合、重陆、零陵、甘松、白
胶、郁金、青木、鸡舌香等 10 种香,作为坛场泥土。 场地中央置一朵大莲花,花
中置钵,钵盛八月露水。 莲叶莲花之外,环绕 8 枚大镜,镜外置 16 个香炉,香
炉之外,罗列各种供养。 坛上构枰棋,为大白伞盖,所悬 8 枚大镜,与坛镜一一
相对。 枰棋中又悬一枚大圆镜,外挂五色花幡。 坛屋后、左、右 3 方,均挂圣
像。 前方翻轩之内,为 10 僧礼忏之地。 此系重地,只许预修者、值香者进入。
其他附修者,一律在坛外,不得擅入。 据《幽溪别志》记载:传灯大师端坐坛中
讲《楞严经》时,“听众常闻天乐鸣空,屡感灵异”。 因此,“一时缁素,稽首皈
依”。 楞严坛的遗址,就是现在的方丈殿。
楞严坛东侧为不瞬堂旧址,系当年传灯大师的坐禅处。 原奉法华三圣像。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