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206

说撰《大神禅师碑》)。 这里说的定、慧,与止、观同。 以定相应于止,以慧相应

           于观。 后来,神秀的弟子普寂更发展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
           内证”之说,在止观双修中,特别强调观照的作用。


                                         文物古迹考



                我们参访寺内珍贵的历史文物。 这些文物虽多为唐代以后,但它们或多

           或少与台宗有些因缘。
                天王殿旁的观音阁中,有石刻观音像,为唐代著名宫廷画家吴道子所作。
           这幅观音像是男身,嘴角有胡鬚三绺,手托法轮,脚踏莲台,满身璎珞,相好庄
           严,神采奕奕。 此石刻观音像,属国家级保护文物,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

           吴道子手迹。
                这幅观音像的形相与佛教经典所记载的观音形相相符。 《华严经》 中称

           观音菩萨为“勇猛丈夫”;《悲华经》中说,观音菩萨为王太子时,曾发大心:“若
           有众生受三途等苦恼,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能免斯苦
           者,我终不成菩提。”都说明观音本是男子。 吴道子的画显示了观音的本来面

           目,与宋元以后出现的观音画像基本上是女性形相迥然不同,因而弥足珍贵。
                玉泉寺观音阁为智者所建,后屡毁屡建。 从观音阁中供养的观音画像,我

           们还联想起当年荆楚一带观音信仰的盛行。 《玉泉寺志·新建玉泉观音殿
           记》中说:“奉佛以来,大士香幢遍天下,而荆州玉泉……尤踵事增华。”智者大
           师 7 岁时,即“喜往伽蓝”,蒙僧授《观音菩萨普门品》,“一遍成诵”。 他还在长

           沙观音菩萨像前“誓为沙门”,夜梦观音“授金色手,从窗而入,三摩其顶。 从
           此,深厌家狱,思求出家”(《佛祖统纪·智顗传》)。 智者大师后来竭力弘扬观

           音信仰,作《观音经玄义》《观音经义疏》。 直到圆寂前,还兴冲冲地对诸弟子
           说:“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同上)表明他对观音的虔诚正信。 天

           台宗与观音信仰的密切关联,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寺前有宋代铁塔,名“如来舍利塔”。 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由玉
                                                                                       第
           泉寺台禅双修的务本大师领工铸造。 务本大师精通天台止观,《寺志》 称他                                         二
                                                                                       辑
           “福慧双修,有无兼畅”,“每说法,学徒万指”。 敕赐“悟空大师”之号。 他主修
                                                                                       古
           的这座铁塔,共 13 层,高 7 丈,重 16600 斤。 是我国保存至今最高、最重和最                                刹
                                                                                       考
           完整的古代铁塔。 塔的每层边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以及海山、海藻等                                        察


                                                                                     ❙193❙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