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207

纹饰,线条流畅自如。 台座 8 面,各铸托塔力士 1 尊,金身甲胄,脚踏仙山,头

           顶铁座,体态刚健,状极威猛。 塔角飞檐,龙头凌空,上悬风铃。 塔身逐层迭
      朱    装,不加焊接,显得稳健玲珑。 每层每边还铸有佛像 2373 尊,因此又称“千佛
      封
      鳌    塔”。
      天
      台         据建筑学家研究,铁塔还具有建筑上的特色:远看此塔,略向北侧斜。 据
      集
      ·
      第    考证,当时建造铁塔时,此地塔基南邻悬崖,北面空旷,为防猛烈的北风袭击,
      一
      册    故将塔的重心略向后斜。 所以它能经历 900 多年的历史风霜和数十次地震,
           而巍然不动。 被列为我国五大斜塔之一。

                大雄宝殿前有元代铸造的两口大钟,一为至大元年(1308) 四月八日造;
           一为延祐七年(1320)十月造,各重万斤,极为珍贵。 玉泉寺的大钟,古来就是
           知名的。 早在隋代开皇十二年(582) 智者大师曾命侍者普明募造大钟,不久

           即造成。 钟的重量和大小虽无记载,但《寺志》中称:此钟一击,“声闻七十余
           里”。 其重和大也就可想而知。 可惜此钟因年久毁佚。

                延祐七年铸造的那口铜钟,钟体上刻着一篇珍贵的铁铭,为释虚谷所撰,
           字迹虽经岁月的风霜侵蚀,尚依稀可辨。 铭文云:

                    荆州玉泉在襄汉为大精舍,山水佳丽,乃陈隋智者顗禅师遗迹之
                地,后唱教于天台、二浙,终焉佛陇,而龛护惟谨。 关公云长,生为忠

                臣,没封王神,庙食兹土,感师之德,以威力夜挟霆雨,撼摇山陇,撤龛
                钥,移定身而归瘗玉泉。 异哉! 公以夙愿力而护法如长城,宜壮节猛

                烈雄伟,卓之千古,垂之国史,而英风不泯也。 逮圣元更化,长者藏山
                珍公开展旧规,崇构堂殿,作兴佛事。 住持钟山广铸袭领其院事,能
                办肯心悉治之以完,惟旧钟无声,遂远命袁州路萍乡州文华伯陶冶成

                就,清圆韵远,舟运而归。 非惟发人之深省,而与幽滞者为解脱,讵可
                量乎? 为之铭曰:聚铁之精,溶液而成。 晨昏考击,震电吼鲸。 霜天

                递响,遍荆楚城。 深发梦省,蟠蛰是惊。 玉泉之胜,声振之清。 祝天
                子寿,如日方升。 元祐七年庚申十月。

                铭文中详细记述了此钟的铸造缘由及其经过,文中特别点明铸造此钟是

           为了弘扬关公护持台教的“猛烈雄伟,卓之千古,垂之国史,而英风不泯”的精
           神,以此“深发梦省”,让浩荡的英灵之气回旋在玉泉胜境。
                玉泉寺四围风景优美,玉泉山已被列入国家森林公园。 境内山峦连绵,气




    ❙194❙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