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94

量,寿命无数劫。”这是诠量报身之寿。 “我少出家,得无上菩提。”这是诠量应
           身之寿。 从三身如来,显佛寿无量,此即是一切佛皆究竟证得法身,久远已成

           就三身一体为本。 无量劫来中间所成三身,乃至今在印度所成三身皆为迹。
           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 本、迹虽殊,不思议之一心无别。 此净心统摄
           三世十方如来,同归本、迹不二,时空无尽。 依净心,随愿缘,应群机,受寿量,

           因而成了三身如来的寿量。
                如来三世益物,这是智者强调的另一重要方面。 智者重视本门,诸法实相

           之理,通于诸经;明本地久成则局于本经。 在明“过去益物” 中,说益物所宜,
           其摄化的本国土,以此娑婆为中心;中间无量三业的化益,是本佛的大用,非生

           现生,非灭现灭的相用。
                “现在益物”,是如来“三世益物”中的重点。 明“非生现生”下,指出如来

           “照理不虚”,“非于灭度之实,非于生死之虚,故云非实非虚”;“非于世间之隔
           异,非于出世之真如,故云非如非异”。 其实,这正是中道圆融之说。 特别是明
           “非灭现灭”,说本实不灭:“我成佛以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
           不灭”。 智者从因向果,加以解释,目的是为众生去执向真。 例如:它可为执迹

           佛(化身佛)者,示佛远本的法报身,使之知道由法报所起应化的妙用;可为执
           真佛(法身佛)无修无证者,示法身虽本具,但要由修功圆满而始证,使之知道
           慕果修因;可为执报佛无异者,示自受用、他受用二种报身,有所不同,使之知
           道欲得万德庄严之报身,需修万善普集之因行,具足权实二智及二种报身的功

           德;可为执佛有生者,示现应现非真,使之知道生而无生;可为执佛有灭者,示
           佛唱灭非实,使之知道灭而无灭。 总之,要了知佛的三身,久远已成;佛的应化
           身,无量劫来随缘生灭,一心相续,无有始终,即无量寿。

                本品与《大般涅槃经》的《金刚身品》有着直接的思想渊源。 《金刚身品》
           中说:“如来之身,无量亿劫,坚牢难坏。”并指出:“如来之身,非身是身,不生

           不灭,不习不修,无量无边,无有足迹,无知无形,毕竟请净。”以此宣说法身常
           住、涅槃时常乐我净,以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 本品中,如来则示以方

           便法门,自称:“我成佛以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劫,常住不灭。” 但是,
                                                                                       第
                                                                                       三
           “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最后,经文中用医子喻。 医,比喻如来;子,
                                                                                       辑
           比喻三乘人。 言诸子无知,饮毒药而心狂乱,其父设方便,令服好药,以治其
                                                                                       ︽
           病,比喻三乘人信受权教,不得正道。 如来设各种方便,令服大乘法药,使之速                                        法
                                                                                       华
           除苦恼,无复再受众患。 智者认为,其父自称“不久应死”,是譬如来“非灭现                                        文
                                                                                       句
           灭”。 因为众生“见佛常在,但增憍恣”,故如来“非灭现灭”,使“众生醒悟,服                                      ︾
                                                                                       选
           药修行”。 其目的是为了激励众生,使之速入佛道。                                                    释

                                                                                     ❙187❙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