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84
下得四悉檀益。 故言《譬喻品》也。
约教解者,佛意本赞佛乘,为物不堪,寻念先佛。 此三藏教中譬喻也。 又
①
三人 同畏烧煮,声闻如麞,直去不回。 缘觉如鹿母,并驰并顾。 菩萨如大象,
身扞刀箭,全群而出。 《涅槃》云:“兔马”。 此通教中譬喻也。 又三乘发心近,
缘理浅智慧弱,断通惑不能尽边到底,非波罗蜜。 菩萨发心久远,理深智强,断
别惑穷源尽性。 《大品》云:“二乘如萤火,菩萨如日光。”此别教中譬喻也。 又
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 如斯之人,易可化度,不令如来生于
疲苦。 如《华严》中,即事而真,不须譬喻。 为未入者,四十余年更以异方便,
助显第一义。 今日王城决定说大乘,令一切开示悟入佛之智慧,不令一人,独
得灭度。 如今如始,如始如今,无二无异。 上根利智,闻即能解,不令如来生于
疲苦,亦不须譬喻;秖为中、下动执生疑,踟蹰歧道故,须今日大车譬喻而得利
益,是名圆教中譬喻也。 本迹、观心,例可解,不复记云云。
法说有五段经文,其一始竟,四犹未了。 此品应在诸天说偈之后,火宅譬
喻之前。 出经者调卷,置领解之初耳。 又人云:“发起中根,置第二卷初,如六
瑞、问答,为法说作序,领解得记为譬说作序,此人情耳。”置法说之后,中根可
不悟耶? 此领解段,领其所闻,述其所解。 长行领与解合说,偈中领与解各陈。
故言领解段也。
第二节 火宅的总譬与别譬
一、总譬
[经]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记。 是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学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离生老病,
第
死究竟涅槃。 是学、无学人,亦各自以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槃;而今于世 三
辑
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 善哉世尊! 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
︽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 法
华
法。 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 然舍利弗! 今 文
句
︾
选
释
① 三人:指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人。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