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85

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 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舍利弗! 若国邑聚落 ,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 多有田宅,及
                                     ①
      朱    诸僮仆。 其家广大,唯有一门。 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封
      鳌    堂阁朽故,墙壁隤落。 柱根腐败,梁栋倾危。 周匝俱时,歘然 火起,焚烧舍宅。
                                                                   ②
      天
      台    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集
      ·
      第
      二         1.长者、舍宅、一门、五百人譬
      册
                从尔时舍利弗白佛下,第二大段,为中根譬说。 文有四品,此一品正是《譬
           喻》开三显一,《信解》明中根得解,《药草》如来述成,授记与决。 此四番皆约

           譬说,下四段皆约因缘,陈如明系珠缘而领解,阿难引空王缘而获记云云。

                又例法说,应有中根四众欢喜,而今无者,一谓经家存略,二例前后可知。
           后文在《法师品》中云云。
                譬说文为二:一、请;二、答。 请为三:一、自述无疑;二、述同辈有惑;三、普

           为四众。 自述如文;同辈是同行,怀旧故须为请;四众是化境,今新运大悲则普
           为请。 佛常教化下,执昔三教也。 而今于世尊前下,执昔一理也。 昔说三是究

           竟,今又说一为真实,矛盾致迷故,言皆堕疑惑。 有人云:身子新旧两疑,千二
           百止有新疑。 今谓上根疑少,中下疑多。 云何倒解? “善哉世尊” 下,为四众

           普请也。 因缘者,前三后一之因缘也。

                “尔时佛告舍利” 下,第二,佛答。 文为三:一、发起;二、譬喻;三、劝信。
           一、发起为二:一、抑;二、引。 抑令愤勇,引令速进。 “我先不言” 下,指上明

           权;“皆为菩提”,指上显实;“皆为化菩萨”者,若权若实,皆入佛道无住涅槃。
           上已明言,云何执教,迷暗不解? 如此责谓是抑文也。 “然舍利弗今当”下,是
           引接安慰。 前斥既切,恐鄙怼 自沉,今许其譬喻,更明此义。 若能解者,犹称
                                       ③
           智也。

                二、譬喻说:长行、偈颂。 长行开譬、合譬。 开譬不同,已如上说。 今为二:
           一、总;二、别。 总譬,譬释迦章中“今我亦如是”两行偈,略颂开权显实也。 别

           譬,譬释迦章中“我以佛眼观见”四十一行半偈,广颂开权显实六意也。


               ①  国邑聚落:此指某国一个城镇附近的村落中,邑,城镇。 聚落:村落。
               ②  欻然:突然,骤然。
               ③  鄙怼:此指自鄙自怨,丧失信心。


    ❙78❙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