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90

“我为诸法王”二行半偈为本。
                就初见火,其文有四,其意但三:一、明能见;二、明所见;三、明惊怖;四、广
           前所见。 但成三意:长者见,标出能见,譬上我以佛眼观见也;是大火从四面起
           者,标出所见,譬上所见六道众生也;即大惊怖,譬上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也。 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下,广第二所见之火也。 还是释成惊怖之义。 身受
           心法,即宅之四边。 从此四边,起净、乐等四倒、八苦之火,众苦皆集。 若知身

           不净,苦无常,即烦恼火灭。
                旧有三解:一云,四大为四面,六识并托其中;二即四生;三云,四倒。 依下
           文,以生、老、病、死为四边也。 即大惊怖者,念其退大善故惊,忧其将起重恶故
           怖。 惊即对慈,念其无乐。 怖即对悲,忧其有苦。 “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

           得出”者,即是释成惊怖、慈悲之义。 虽是未尽之辞,明佛以智慧力,能寻正教
           见所诠谛,不为五浊、八苦所危故名“安”,四倒暴风所不能动故名“隐”,萧然

           累外故名“得出”。 而众生不尔,为火所烧,如来慈悲,犹为忧火所炽故言“虽”
           也。
                经言“所烧之门” 者。 今问:教为门者,此教为烧为不烧? 救云:教门不

           烧。 佛教为门,能通所烧之人。 所通之人被烧,名能通门名烧。 如门内人死,
           名门为衰,门实不衰。
                又问:若尔教是常住,非有为法;若不尔,何故不烧? 今解:不尔。 夫门有

           件 、有空。 非件无以标以得出。 诠辩可是无常,所诠非复无常。 得教下所诠
              ①
           故,名安隐得出。 能诠磨灭故,言所门。 非空无以通致。 件可灰烬,空不可烧。

           教有能诠、所诠。 若非诠辩,无以为教。 若非所诠,何烧之门? 不从所烧之门,
           何由安隐得出? 藉于言教,契于所诠。 《大经》云:“因无常故,而果是常。” 如
                                                                                ②
           此释者,如经于所烧之门也,若小乘,无常教门,此从所烧门出;若大乘,常住教

           门。
                文字即解脱者,此教即理。 体达烧无烧,而安隐得出。 若就如来权智,即
                                                                                       第
           是从所烧门出。 若就实智,体于所烧,安隐得出。 故先作衣裓几案,出之不得;
                                                                                       三
                                                                                       辑
           后以无常出之,即此意也。

                                                                                       ︽
                                                                                       法
                                                                                       华
                                                                                       文
               ①  件:通楗:竖插的门闩。 件与楗同音而借用。                                                句
               ②  《大经》句:这是强调修因才能证果。 因指三乘人,果指如来。 《 大般涅槃经》 卷二:“ 无我者即生                    ︾
           死,我者即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槃,不净者即有为法,净者诸佛                           选
                                                                                       释
           菩萨所有正法。”(《大正藏》第 12 册,页 617 中)
                                                                                     ❙83❙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