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04
(1)作法忏:依戒律中规定的方式进行忏悔。 比如布萨,意译为长净、长
养,或称说戒。 按戒律规定,同住的比丘每隔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说
朱 法堂),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波罗提本叉戒本。 然后每人反省过去半月内的行
封
鳌 为是否合乎戒本。 每人把半月以来做了哪些不应该做的事一一说出,作自我
天
台 批评,求得大家的原谅,达到消除业力的目的。 僧团的这种忏悔,有一套很严
集
·
第 格的规定。 根据自新者所犯的过错大小、多少来看,看他犯的是哪一种罪,他
三
册 必须对着多少人的面前讲,如有的要对 10 个人忏悔,有的要对 20 个人,甚至
更多人的面前去忏悔。 僧团规定,每隔半个月,比丘要作一次这样的忏悔。 使
比丘都能长住在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 至于在家居士则在六斋日受持
八斋戒,也称布萨,同样能增长善法。 上述两种布萨,都叫作法忏。
(2)取相忏:又称取相忏悔、观相忏悔。 “取相”两字有两种意思:一是指
妄取诸法之相;一是指感取佛、菩萨的瑞相。 取相忏,是取“感取瑞相” 的意
思。 这种忏法是入禅定清心,持忏悔的想念,以期感取佛、菩萨的奇瑞,而消灭
烦恼性罪。 若能感得一瑞相,便可灭除一罪业。 所谓瑞相,包括产生清凉风、
微妙香、光明、宝楼阁、佛的显现等等。 另外,比丘或居士通过拜忏,如拜水忏
或梁皇忏之后,心里感到清净、安乐、轻松,将罪业的包袱完全放下,这当然也
是取相忏。 但是,应当记住,忏悔本身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 现在社会上
有的人,专替别人忏悔,以此来获取钱财。 这完全是违背古代祖师制定忏悔的
本意,这样做的人,往往会使自己增加罪业。
(3)实相忏:即观察实相的忏法。 观罪业本空,罪业也是因缘所生,并没
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罪。 实相忏从观空着手,是一种很高的修忏悔的方法,不是
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如果能体会罪业的实相本空,我也本空,罪也是空。 造下
的罪业也就消失。 但一般人的思想境界达不到。 有的还错以为观罪业本空,
我造罪业多少并无所谓,反正罪是空的,我可以继续造罪。 其结果当然是咎由
自取,自食苦果。 所以一般人还是先从作法忏、取相忏下手,诚心忏悔自己从
前所犯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 然后再修实相忏。
智者在《摩诃止观》 卷四上还指出众生造恶的原因,是由于众生随顺三
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转于迷界。 如众生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违背涅槃
之道,这就是流转生死的因果。 具体地说,便是所谓“顺流十心”:(1)无明昏
暗心,指众生内心被无明所迷惑,妄计人我执,起颠倒妄想,广造众业,因而流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