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46

人,加小乘成实宗;法相宗三人,加小乘俱舍宗” 。 天皇下诏准奏,命各宗按
                                                        ①
           最澄所奏之数度僧,要求对所度之人先行考试,强调重视义理和戒律,又规定
      朱    各宗所度僧应修学业,其中天台宗所度 2 人,一人读《大毗卢遮那经》 ,一人
                                                                             ②
      封
      鳌
      天    读《摩诃止观》。 这样,在原来的奈良六宗之外,天台宗正式取得独立的地位。
      台
      集         与此同时,最澄还向朝廷提出设立大乘戒坛,理由有两方面:一是大乘佛
      ·
      第    法的目的是镇护国家,要想国泰民安就应扶植大乘,扶植大乘佛教就必须培养
      三
      册    大乘僧侣,培养大乘僧侣就必须按大乘戒律传教;二是戒、定、慧是三位一体

           的,大乘圆戒应当配以大乘戒律。 睿山是修持大乘圆教定慧之地,应配以大乘
           圆戒。 他根据天台宗的受戒程式,认为根据《普贤经》礼请释迦牟尼为菩萨戒

           和尚的为大乘戒,而依小乘律请现前十师,白四羯磨(指受具足戒时,羯磨师向
           僧众先告白某某提出的出家要求,称为“白”;然后三问僧众造成与否,称三羯

           磨。 合称“白四羯磨”)为小乘戒。 当时,僧统曾向天皇上表,反对他的说法,
           声称:“授戒法者,前佛后佛,所说是一,西国东国,仪式无二。” 对此,最澄义
                                                                      ③
           正辞严地予以驳斥。 他说:

                    菩萨授戒,权实不同;小乘授戒,随机亦别。 言仪式无二者,若约
                大小二戒无二者,有违教失。 若约小乘教无二者,四部之别,何以可

                别;若大乘无二者,《地持》《梵网》作法不同,何有无二? 具如疏、料
                简也。  ④

           因为大乘可分权大乘(别教)和实大乘(一佛乘),小乘是随机施教,其授戒方

           式当然有区别;说“仪式无二”,显然是不对的。 而且从经文中看,小乘“四部”
           中所说的仪式有不同;大乘《地持》《梵网》等经中所说的也有区别。 所以,他

           说:“今天台年分学生,并回心向大初修业者,授所说大乘戒,将为大僧。”                                  ⑤
                与此同时,最澄在比睿山建一乘止观院(根本中堂,后改称延历寺),为弟

           子举行在日本未曾有过的大乘戒授戒仪式,完备各种读经、修行、修法的宗教
           制度。 他将天台宗学业分为“止观业”和“遮那业”两大类。 “止观业”即法华



               ①  《天台法华宗年分缘起》。
               ②  《大日经》。
               ③  《显戒论》卷中。
               ④  《显戒论》卷中,《大正藏》卷 74 第 607 页。
               ⑤  《显戒论》卷中,《大正藏》卷 74 第 607 页。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