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215

无全”的思想境界。 进而,物我合一,浑然一体,“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
           间。 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找到了人生的归宿。 这种出凡入化、不与

           浊世同流合污的思想,正是本文的主旨。
                孙绰是否到过天台山? 史无明载。 有人据其生平行状,进行猜测,认为:
           (1)孙绰虽系北方人,但“袭爵长乐侯”。 长乐在今嵊县,离天台山不远。 孙绰

                                                                ①
           好游览,“游放山水十有余年,乃作《遂初赋》,以致其意” 。 不可能不游天台。
           (2)孙绰曾任章安令。 天台当时在临海郡管辖区域内。 因此,也不可能不游
           天台山。

                但是,这毕竟只是推想。 许多事实证明孙绰写作此赋时,尚未游天台山。
           赋题所谓“游天台山”是神游,而非实游。
                从赋序中看:孙绰先把入山的路径写得十分玄秘,“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
           于千岭,始经魑魅之途,率践无人之境。 举世罕能登涉,王者莫由礼祀”。 因
           此,“事绝于常篇,名标于奇纪”。 接着,他说只是从图像中看到天台山的奇
           状,知道它确乎存在。 但这样的仙境,“非夫遗世玩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

           而宅之? 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他由于“驰神运思,
           昼咏宵兴”,“不任吟想之至”,才写出了这篇文章。
                孙绰为什么不去游天台山? 大概是由于当时天台山荒荆未辟,叠嶂峻嶒,
           险不可攀。 清颜先珏在其《天台山赋·序》中说:“昔孙绰与白玉蟾俱作《天台

           山赋》,而孙绰尤著,雄文掷地,声作金石;展卷循还,如涉灵境。 维时图像虽
                                              ②
           兴,灌列未辟,驰神远想,未穷岩壑。” 这话是对的。
                从赋中的描写内容看:写实的景物很少。 赋中仅提到赤城、瀑布(指桐柏
           瀑布)等处。 这几处大景,在数十里外的山下完全可以看到。 孙绰居章安,也

           可能耳闻。 至于山中的佳景,如石梁飞瀑、铜壶滴漏等,只有入山才能发现。
           正因为孙绰未曾实游,故无从道及。 山中的道观古迹,更无只字提到。 据张联
           元《天台山全志》 记载,三国吴赤乌时,已有高道葛玄在天台山潜修,并建道

           院,如:“妙乐院,在桐柏山,即王乔仙坛,旧名仙坛院,吴赤乌二年(239) 建。
           殿前有石泉,名醴泉。 泉南有上真亭。 去坛东二十步有八角井。 坛东有太子                                        第

           庵,西有朝斗坛,南去百步有吹箫台,北去三十步有瀛峰室” 。 又如:“法轮                                        八
                                                                     ③
                                                                                       辑
           院,吴赤乌元年(238),葛玄卓庵于此,感三真人降授以《贞一劝诫法轮妙经》,
                                                                                       台
                                                                                       山
                                                                                       文
                                                                                       苑
               ①  《晋书·孙绰传》。                                                            与
               ②  《天台山全志》卷十四。                                                          儒
                                                                                       林
               ③  《天台山全志》卷五。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