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218
《游天台山赋》正是这样,如写作者想象中初登天台山时:
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披荒榛之蒙茏,涉峭崿之峥嵘。
朱 济楢溪而直进,落五界而迅征,跨穹窿之悬磴,临万丈之绝冥。 践莓
封
鳌 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揽樛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 ……
天
台
集 赋中运用了“森森”“铃铃”等叠字和“蒙茏”“峥嵘”等双声词,叙事清晰
·
第 生动,描写景物富有诗情画意。 由于文辞浏亮,声韵铿锵,在骈体的束缚中表
三
册 现了高超的技巧,尽量发扬了骈文艺术的积极方面,使文章具有很大的表现
力。
《游天台山赋》对山志和佛道山水诗的影响
东晋时代,玄谈风行,名士优游岁月,恣情山水。 于是山水自然既披名士
风流,又有隐士品格。 孙绰的《游天台山赋》 不仅因为文笔生动,更由于它迎
合了当时名士游乐山水的口味,因而蜚声文坛,对山志和佛道山水诗的形成,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先谈对山志的影响。
我国山志的渊源,当推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中的《山经》;而山志的
雏形则始于《游天台山赋》。 说它是山志的雏形,因为它已具有了志的某些因
素:
一是记载了山水形势,如写天台山:“赤城霞起以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等,赋中写出了赤城山、桐柏瀑布、双阙、
琼台等山水风貌。
二是记载了物产,如写天台山“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建木
灭景于千寻,琪树璀灿而垂珠”等,赋中写的八桂、五芝、建木、琪树等物产。 有
的可能是品种已经灭绝,有的可能就是神话中的异产,给我们提供研究资料。
三是记载了某些佛道传说,如“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等,写
的是传说:王乔跨鹤白日飞升和五百罗汉驻足天台等。 这和赋中扑朔迷离的
神游气氛十分吻合。
赋中对天台山的记载虽很简略,但规模粗备,确属方志雏形。 故《浙江方
志源流》中说:“《游天台山赋》出自一位玄言诗的作家之手,确也笼罩着玄言
气氛,不过就它明确记事范围———限于天台山,以游记形式,对天台山的自然
景物的刻划极为生动形象,富有变化及真情实感,仍可视作山志的源头之一。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