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1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251
郛》,明袁宏道、刘侗的《促织志》,均辑引过此书。 明嘉兴人周履靖,予以续
增,使之更臻完善。
贾似道还好刻书帖。 据《风雅遗闻》云:
秋壑尝刊九经,以抚州草杪纸、纯烟墨印造,甚精。 又刻《韩柳文
集》《三礼节》《左传节》《诸史要略》《文选》《全唐诗话》《悦生随抄》
一百卷。 所刻帖曰《世彩堂》。 帖藏兰亭,多至一百十七刻。 如世称
《小字玉枕兰亭》,亦其家物。 其所用图本,有“古玉一字” 印,又有
“悦生葫芦”印。
为了使古本书帖不致因翻刻而失真,贾似道广泛延聘高手刻工。 据《至正
直记》载:“《小字兰亭,南渡前未之有也。 贾秋壑得一石,光莹可爱,欲刻《兰
亭》,人皆难之。 忽一镌者曰:‘吾能豆其字法,缩成小本,体制规模,当令俱
在。’贾甚喜。 既成,宛如定武本,而小字缺损皆全,亦神手也。” 《台州外书》
载:“(贾秋壑)其客廖莹中精摹拓,王用和工镌刻。 翻本《淳化阁帖》,几于乱
真。”还说:“贾师宪《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理宗内府所藏。 其
中辛集,有天台丁氏刻。 又宋濂言:‘贾遭窜,王孟孙簿录其家,石刻《兰亭》多
至八千箧。”由于贾似道的大量搜罗拓刻,对于保存我国古代的书帖文化,起了
很大的作用。
贾似道雅爱天台山水,在临安任丞相时,亦常抽空来天台探望,住宿于天
台山石梁桥边的石桥寺(方广寺)。 他曾“以俸资五万俾万年寺长老妙弘作新
昙华亭”,并说:“宦未达时,尝于期地有心期,今酬之。”据说,落后成,“供五百
圣僧(五百罗汉)茶,茶瓯中一一现异花,中现四字,其文曰:‘大士应供’。”(以
上见释法照《昙花亭记》)。
似道常游天台山,爱羽巾鹤氅,在石梁桥边静坐。 他的《石梁》诗道:
古径行终日,僧房出翠微。 瀑为煎茗水,云作坐禅衣。 尊者难相
遇,游人又独归。 一猿桥外急,便是不忘机。
第
写得清雅俊逸,为历代诗界所赞赏。 八
辑
最值得称道的是这位“好乐”的大丞相之后,竟出了一位天台宗高僧———
他的孙子释慧日。 慧日是天台宗第二十五代祖师,也是天台宗历代祖师中,唯 台
山
文
一一位天台籍祖师。
苑
与
慧日(1291-1379),号东溟。 贾似道被贬至彰州时,慧日尚年幼。 稍长,
儒
志求出家,在县西广严寺平山和尚座下落发受具。 22 岁时,闻子庭师训在赤 林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