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105

福圣观

                在桐柏观西南瀑布岩下,后汉赤乌二年(239) 为高道葛玄建。 初号天台
           观,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对天台观拨款重修了一次,钱弘俶亲撰《天台观记》,

           勒石树碑于观内。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朝廷遣使到三井投龙,台州知州曾会为撰《灵宝

           投龙记》。 英国公夏辣作有《三井铭》。 大中祥符四年(1011),奉旨更名为福
           圣观。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帝王派遣内官到三井投金龙。 事毕返京时,文士

           孟合赋诗奉进,龙心大悦,遂下诏重修福圣观。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朝廷
           再次拨款重修福圣观。 徐观为撰《天台观碑记》,刻碑立石,碑阴刻有赵扦、赵

           端彦、杨瑶、张寿等的题字。 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福圣观道士重修老
           君殿,天台居士鲍嶷为撰《重修老君殿记》。 孝宗隆兴二年(1164),松阳陈戒

           书碑。
                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在福圣观北隅瀑布岩左旁建造溅珠亭,亦名喷

           雪亭。 观内立有溅珠亭碑。 不久,游茂先游览该亭后,又在碑阴镌刻“建安游
           茂先游福圣观溅珠亭观瀑布———宋绍兴四年九月题”字样。
                绍兴十一年,福圣观道士特为桐柏崇道观道士王茂端,在徽宗宣和间从京

           都运来暂置于此的伯夷、叔齐二石像,建造九天仆射祠奉祀。 明世宗嘉靖间,
           当地居民集资修理九天仆射祠。 绍兴三十年,侍郎杨偰改建三清殿,奉祀玉清

           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法莲院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改莲峰道院为法莲院。 南宋道士毛洞元曾修炼
           于此。 毛洞元与参知政事范成大交好,彼此常有酬和。 范成大有《寄题毛君先

           生莲华峰庵》诗云:“天台一万八千丈,莲华峰在诸峰上。 峰前结屋屋打头,独
           有幽人自来往。 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庵人。 漫山苦葜食不尽,绕屋长

           松为四邻。 丹诀三千满云笈,往来且喜无交涉。 清晨石上一炉香,此时天地皆                                        第
                                                                                       九
           欣合。 我衰无力供樵苏,尚能相伴暖囤蒲。 但愿瘦筇缘未断,会把莲峰分一                                         辑

           半。”表达了两人的深厚友情。                                                              台
                                                                                       山
                琼台观                                                                    道
                                                                                       教
                在琼台“秀甲台山”的题字岩之北。 宋真宗大中祥符中(1008-1016),高                                 史



                                                                                     ❙97❙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