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110
要列仙志》《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悟真篇注》等。 以“道用”(内修法)、“世
法”(外修法)分别注释经文,提出“依之修行可登仙”“精勤诵念而求福”,认
朱 为“修行入道用和世法并行,以道用而世法以世法而全道用,是为性命双修”,
封
鳌 如此方可登真。 对后世颇具影响。 主要弟子有邓颐、王舜民、夏彦文、明素蟾
天
台
集 等。
·
第 吕虚夷(? -1344),元代奉化(今属浙江省)人。 字与之。 入天台山桐柏
四
册 崇道观,著道书、治经史于其间。 皇庆年间(1312-1313)诣庆元报恩观师事吴
尊师,受祈风雨役鬼神之法,颇有灵验,居大瀛海道院。 至正元年(1341),庆元
大旱,虚夷祷雨成功,临江路同知总管府事赵由松招之主福顺观,建大阁以奉
四明洞天之神。 虚夷通禅观之学,与沙门大师俱有唱和之作。 著有《老子讲
义》《啬斋文集》等。
项子虚,元代天台山道士。 师全真之说,养心怡神。 通医术,为人治病,不
择贫富,名其居曰“日生堂”。
戴起宗,元代内丹家。 居桐柏观,力主阴阳双修,考订翁葆光《 悟真篇
注》,使之流布。 撰有《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8 卷,收入《道藏》。 至顺年间
(1330-1332),作《悟真篇辨》,对内丹派源流作说明,认为张伯端传法广益子
(刘永年),广益子传于翁葆光。
祝通玄,元代桐柏观道士。 一生专事修炼内丹。 著有《修真诗》 等,藏桐
柏观。
三、正一道与天台山
蒙古族世奉萨满教,思想上也较易接受道教的符箓派。 因此在元世祖统
一江南后,张陵后嗣及其龙虎宗特受荣宠。 从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召见
张陵第三十六代孙张宗演起,直到元末第四十一代张正言止,代代被封为天
师、真人或大真人,并受命掌领江南道教。 元代后期,正一道宫观遍布于江苏、
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区及燕京一带,且有大批弟子担任上述地区路、州、
县的道教官职。
正一道的特点:首先是以张陵嗣为首领。 自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于大德
八年作“正一教主”后,后继的历代天师皆袭此职。 明清时,天师封号虽被取
消,正一教主之名也非皇帝敕封,但在其教内仍把张陵子孙视为当然的首领。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