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教育志(一)
P. 297
按奖学金制度规定,奖学金分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三种。优秀
学生奖学金用于鼓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一等奖学金按本、专
科学生人数的5%评定;二、三等奖学金,各按本、专科学生人数的10%评定。专业奖学金用
于鼓励报考师范、农林、民族、体育和航海等专业的学生,其中:一等奖学金按学生人数的5%
评定;二等奖学金按学生人数的10%评定;三等奖学金仍依原助学金标准,按学生人数的
85%发给。定向奖学金是有关部门和地区为鼓励立志毕业后去边疆地区、经济贫困地区和自
愿从事煤炭、矿业、石油、地质、水利等艰苦行业的学生所设,也分一、二、三等。定向奖学金所
需经费,由有关部门和地区根据所在学校确定的定向人数、评定的等级计算金额,在预算外或
自有资金中开支。
学生贷款制度则规定:对部分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无力解决在校期间生活费用的学生,可
由国家提供无息贷款,由学校负责发放和催还。按其时规定,“发放学生贷款,按最高限额每
人每年300元计算,应从严控制在本、专科学生人数的30%以内”。
1989年,省教委、省财政厅又规定,全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中等师范学校),从1989
年入学的新生开始,也全面实行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并对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
和贷款申请条件、金额、比例等作出原则规定。
1949—989年40年间,浙江省的学生人民助学金、奖学金支出数有增有减,时有变化。
1
20世纪50年代,支出数比较稳定,且有一定增长,年支出数大体保持在500万~1000万元。
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支出数较小。1962年,人民助学金支出数为585万元,直至1978
年,一直未超过此数。20世纪80年代,支出数有较大增长,年支出数大体保持在1000万~
2000万元。其中1989年为2132万元,比1978年的540万元增长3倍。20世纪90年代后,
助学体系逐步完善,至2000年,全省学生奖、贷助学金支出数已达1.72亿元。2006年更增至
6.21亿元,为2.5万名大学生发放了助学贷款1.8亿元,为3万余名大学生提供了0.52亿元
奖学、助学金;并为7.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了2.44亿元的财政性资
助,覆盖面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的10.4%。至2010年,学生奖、贷助学金支出数已达到
35.37亿元。
表76-5-2-4 1995—2010年浙江省教育事业费(人员经费)支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