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8 - 教育志(一)
P. 388

为民办公助。各地机关、部队、团体直接向学校布置工作,任意抽调学校教师和随便占用校舍



                                场地等现象均属整顿之列。1952年下半年起推行的“五年一贯”学制改革也予暂停。并调整


                                充实了2338名教师,近1800名学历不合格教师被安排去初级师范学校培训或参加函授学



                                 习,部分不称职教师则被辞退。经过整顿,盲目冒进问题基本解决。但过分强调正规办学,则



                                又未能适应其时不少农民家庭需要辅助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加之有的地区学校布局不甚合


                                理,教育质量仍不尽如人意,导致农村小学流生增多。1954年流生率为16.8%,955年流生
                                                                                                                                                                                             1


                                率为13%,每年流失的小学生数大致在25万至30万人之间。


                                         1954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省教育厅要求小学教育在整顿



                                巩固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并按教育部通知,规定城市小学如班级有空额,可吸收幼儿园中已满



                                 6周岁7个月,且身体健康、智力发展较好的个别儿童入学;农村小学在收满8至12周岁儿童


                                后若尚有余额,可吸收身体健康的7周岁以上儿童入学。1955年,又按教育部“提倡群众办



                                学”,对民办教育“积极提倡,加强领导”的方针,鼓励厂矿企业、机关团体和基础较好的农业生



                                产合作社新办学校,提倡并扶持发展民办学校。1954、1955两年内,全省小学生总数虽仍不


                                及1952年的规模,但民办小学则重新有所发展,1954年为594所学校,1.33万学生;1955年



                                为895所学校,4.29万学生。


                                         1956年,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中央要求加速发展小学教育。浙江省随即制订《教



                                育十二年规划纲要》,以5年内普及小学教育为目标,规划增办小学448所,并在城市学校推



                                行二部教学制,要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7市54.5%的小学、47.9%的小


                                学生实行二部制;公立小学办学经费的50%改由农业税附加解决;农村中2000人口以下村



                                镇的公立小学逐步转为民办,并在3年内将农村小学逐步过渡到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主办。本


                                年,浙江省接办了全部城镇私立小学,农村私立小学则均转为民办,民办小学的学生数增至



                                 6.18万人。下半年,全省小学达25837所,在校学生231.70万人,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确定的发展指标(1957年达到在校小学生231.5万人)。至1957年底,全省小学增至25918


                                所,在校学生229.55万人,虽比上年略有减少,但其中民办小学学生则比上年增加了



                                48.87%,达9.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也上升到59.9%。



                                         1958年,中国大陆掀起“大跃进”热潮,浙江省的基础教育也随之跟进,进入了快速发展


                                 阶段。本年4月上旬,省教育厅在崇德县召开全省普及小学教育现场会议,讨论并修订了普



                                及小学教育的规划,提出加快普及步伐的要求。会后,掀起了普及小学教育的热潮,部分县市



                                还为此增招一批春季班新生,并采取办二部制、上大课等办法,以补校舍和师资之不足。丽水


                                地区各县则广泛实行并校,并不论条件均倡导小学生住校。至5月底,全省有60个县宣布其



                                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80%以上。下半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


                                示》,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并举,国家办学与工矿企业、机关团体、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两条



                                腿走路”方针,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全省民办小学增至14407所,在校学生103.57万人,占小


                                学生总数的32.4% ,其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为上年的8倍和11.3倍。全省小学当年招生



                                数达112.39万人,在校小学生总数则骤增至319.22万人,比上年增长39.1%,学龄儿童入学



                                率提高到76.25%(上报统计数为88.6%)。省教育厅负责人遂按上报的学龄儿童入学率统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