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9 - 教育志(一)
P. 389

计数,向报界宣布“全省群众奋战两个月已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



                                          1959年上半年,执行“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文教工作总方针,在要求普及程度较低的


                                  县市继续发展同时,对农村人民公社的教育事业体系进行整顿,原则上要求以生产队为单位



                                 设立初级小学和业余高级小学,以耕作区或生产大队为单位设立1~3所完全小学。并采取



                                  短期集训、函授、业余进修等措施培训在职小学教师1.3万余人。年内,全省计有4万余名小


                                  学教师参加中师函授,占在职小学教师未及普师毕业学历人数的62.1%。下半年,在“反右



                                 倾,鼓干劲”口号下继续“大跃进”,全省在校小学生数又增至339.7万人(其中人民公社办小


                                  学、民办小学和私立小学的学生数占20.67%),已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小学教育发展指标



                                  的4.1%。
                                    9


                                           3.中学教育的发展


                                          1953年,浙江省遵照国家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文教工作方



                                  针,以“巩固提高并适当发展初中,着重发展高中,有重点地推广二部制”为中学教育发展思



                                  路。本年,初中招生3.05万人,高中招生0.83万人,初、高中在校生分别增至11.62万人和


                                  1.65万人,工农子女的比例为44.3%(其中初中47.5%,高中23.2%)。全省应届高小毕业



                                  生升初中的比例为27.8%。1954年,贯彻中央确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要求在整顿巩固


                                  的基础上发展高中,并着重办好一批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由此,浙



                                  江省选调了200余名业务水平较高的初中教师改教高中,并逐步增加原有11所省立中学的



                                  高中班级比重。全省高中招生数增至0.91万人,高中在校生则达到2.25万人。


                                           1956年3月,省委召开全省文教工作会议,按教育部关于“初中教育事业争取提前一年



                                  完成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957年)规定指标,高中教育事业争取超额完成
                                                                                                                      1

                                  任务”的要求,对全省中学教育发展作出部署。随即,省内2万人口以上城镇的中学全部实行



                                  二部制,共招收二部制初中班325班,计1.73万学生;并在全省选定184所办理较好的农村



                                  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以后逐步转为初级中学;又选定33所较好的初中附设高中班,以后逐


                                  步转为完全中学(此类学校俗称“戴帽子”学校)。事业规模扩大后的师资需求,则除输送师范



                                  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外,另提升268名初中教师去高中任教,提升547名小学教师去初中任教,



                                  安排300余名小学教师在中学兼课,并努力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增加初、高中教师每周任课时


                                  数。又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组织短期备课班等办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抓好重点中学和“戴



                                  帽子”中学,组织老学校辅导新学校等措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当年下半年,全省中学增至



                                  410所,比上年增加96%,其中初中321所,完(高)中89所,分别比上年增加105.8%和


                                  67.9%;初中当年实际招生7.13万人,高中当年实际招生1.59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比



                                  例为53.3%;在校中学生18.99万人,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初中生较上年增加29.8%,高


                                  中生较上年增加26.2%;教职工1.3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71万人,分别较上年增加



                                  16.9%和25.6%。提前一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中学发展指标(在校初中生13.76


                                  万人,在校高中生2.77万人)。学校网点设置也有调整,中学集中于城市的状况有所改变,但



                                  初中教师合格学历的比例则下降至40.8%,比上年低5.8个百分点。



                                           1957年,全省中学校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增加,但开始转为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强调统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