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0 - 教育志(一)
P. 390
筹安排,稳步发展。
1958年起,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浙江省为此确定的中学教育发展
指标为:到1962年底,在校中学生达到36.35万人。1958年,全省中学即增至1206所(其中
民办中学483所),比上年增长178.52% ,在校生28.33万人,比上年增长30.78%。但据24
个县的统计,该学年度寒假前后竟有16.1%的学生辍学流失。1959年上半年,按“巩固提高,
适当发展”的文教工作方针,中学校数调减至982所,但在上年发展规模的拉动下,在校生数
仍继续增至34.24万人,又比上年增长20.9%。下半年,在“反右倾,鼓干劲”的气氛下,又提
出要提前两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但全省同期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则远远落
后于在校生数的增长幅度,1958年仅比上年增长2%,致使教育设施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办学
需要。师资队伍则在缺额增加同时,素质下降更显突出。1958—959学年度,全省学历不合
1
格初中教师比例为71.9%,学历不合格高中教师比例也为64.3%,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表76-7-1-12 1949—1959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据浙江省教育(文教)厅所编各年度《教育统计资料》。
4.建立重点学校制度
20世纪50年代初,省文教厅始推重点学校制度,以通过骨干先行、积累经验,更好地指
导面上工作。初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重点联系学校,名单经常有变。1953年后才渐臻稳
定,并对其班级规模和学额、教育与教学工作要求均有明确规定,在学校领导力量、师资队伍、
办学条件、招生政策等方面则有所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