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4 - 教育志(一)
P. 394
的2.3%,完全中学校数的9.8%;在校学生1.53万人,占全省在校中学生数的6.7%。1963
年6月,又在17所省重点中学内选定杭州第一中学、杭州第二中学、宁波第一中学、温州第一
中学、金华第一中学、金华第二中学、舟山第一中学7校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并确定杭
州第二中学为省实验中学。其间,包括17所省重点中学在内,全省共确定35所条件较好的
中学作为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教育部新颁十二年制全日制中小学教育
计划(中学部分)的第一批试点学校。
表76-7-1-13 1960—1965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据浙江省教育(文教)厅所编各年度《教育统计资料》。
说明:1964年和1965年小学学校数内分别含耕读小学18440所和56913所,小学在校生数内分别含
耕读小学学生635599人和1291390人。1965年初中、完全中学学校数内分别含半工(农)半读中学47所
和13所,初中、高中在校生数内分别含半工(农)半读中学学生14715人和1281人。
(四)“文 化大革命”时期的基础教育
1966—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是首先受到冲击的领域。其时,对中华人民共
1
和国成立后17年的教育有“两个基本估计”,即“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
贯彻执行,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由此,一场
颇具“左”倾色彩的“教育革命”随之兴起。在此期间,全省基础教育的正常秩序被打乱,事业
规模大起大落,先是基本瘫痪,后又大幅扩展,并出现了小学改办为中学,或“戴帽”办初中、高
中的畸形发展现象。
1.幼儿教育的起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举办幼儿园被批判为“搞福利主义”,许多幼儿园被撤销或
停办,教职工有的被迫改行,有的被下放劳动。其中舟山地区除保留少数部队办幼儿园外,其
余全数被撤。不少幼儿园园舍被占作他用,设施大量被毁或散失。温州市中心幼儿园的园
舍,则被一些群众组织作为指挥部占用。仅存的少数幼儿园,则或减收幼儿,或精简合并。原
由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也一度改由农村生产大队办或城镇工厂、街道办。幼儿教育事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