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5 - 《台州市志》下册
P. 895
十二月丁卯,大赦,改明年元也。”是年因会稽郡始平县(即今天台县)言嘉禾生,孙
权即改明年号为嘉禾元年(232)。又:“赤乌元年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奏言
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於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
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
三是改县名:“(赤乌)五年春正月,立子(孙)和为太子,大赦,改禾兴为嘉兴
(以上引文均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称帝后的神仙信仰,由此可见一
斑。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录》:“赤乌十二年(249)八月,白鸠见章安。”
《三国志集解·吴书·吴主传》注引《宋书·符瑞志》曰:“宝鼎又出东郡酃县,又云孙
权时灵龟出会稽章安(又见《艺文类聚》卷99引)。”章安县相继出现了“白鸠、灵龟”
等祥瑞,根据孙权神仙信仰的思维定式,首先要立县以志庆。志庆的方式只能按
惯例:即分章安而设临海县。由于郡县建置有“书郡罕书县”的历史惯例,《孙权
传》中未能提及“分章安而置临海县”的建置时间;故后人如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
县图志》和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等,只能推定“吴大帝分章安而置临海”。陈
寿在《孙权传》中误记“临海罗阳县”,亦可反证赤乌十二年(249)已经设立临海县
的例证!
再次是临海县建置也并非全因“临海溪”而得名,这与孙权的江海情怀有关。
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和以及《民国临海县志》均认为:临海县建置因“临海溪”
而得名。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八·江南东道十·台州》载:“临海山,在县北二百四十里,
山有水合成,溪自临海,一水是始丰溪,一水是乐安溪,至州北两相合,即名临海
溪。山因溪名。”
《民国临海县志·疆域四·叙水》载:灵江又名临海江,江环城而东,旧有‘赤城地
灵江水’之谣;有两水合成一水。一自始丰溪,一自乐安溪,至州城西北一十三里
合,曰临海江。并自注:“海潮至此,故名临海。”以上是史志的自我认同,缺乏正史
的佐证。其实,孙权分章安而立临海县,也并非完全因“临海溪”而得名。临海县建
置得名与孙权的江海情怀是分不开的。
纵观孙权一生,他首先是生于长于江河纵横交错的江东,他的终生为之奋斗的
江东基业,也是沿江而动。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到乘虚而入的偷袭荆州。再到
“火烧连营”的夷陵之战,即使后代孙皓不争气,招致“一片降幡出石头”,也是沿江
而战。对于海洋,孙权也难以忘怀。著名的卫温、诸葛直于黄龙二年(230)奉孙权
之命,从建业(南京)始发,经古运河入杭州湾,至会稽郡东部都尉治章安港,又汇集
丛 录 · 1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