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6 - 《台州市志》下册
P. 896
会稽水师,“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嘉禾元年(232)三月,又遣将军周贺、校尉裴
潜乘海之辽东。因此,江海情怀是孙权一生难以释怀的情结。就连建业居住的皇
宫太初宫的殿名,亦称为“临海殿”和“赤乌殿”。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载:赤乌十年(247)“二月,(孙)权适南宫,
三月改作太初宫。”太初宫至翌年(248)三月才完工。改建后的太初宫,据《建康
实录·卷二·太祖下》载:赤乌十一年(248)“三月,太初宫成,周围五百丈,正殿曰
神龙,南开五门。正中曰公车门;东门曰升贤门、左掖门;西曰明扬门、右掖门;正
东曰苍龙门;正西曰白虎门;正北曰玄武门;起临海等殿。”《建康实录》所载,扩建
后的太初宫,周围五百丈,正殿为神龙殿,旁有临海、赤乌等殿。这说明吴大帝赤
乌十一年(248)三月,太初宫建成之际,正殿神龙殿、偏殿临海殿、赤乌殿亦已建
成。
《建康实录》神龙殿、临海殿、赤乌殿的记载是源于西晋文学家左思(约
250~305)的名赋《吴都赋》:“抗神龙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崇临海之崔嵬,饰赤
乌之韡晔。”左思的《吴都赋》既形象地描绘了东吴太初宫的巍峨与壮丽,又无可辩
驳地确认了赤乌十一年(248)“临海殿”的存在。三国东吴的“临海”之名由此萌
生。从是年的“临海殿”,到《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所载太初元年(251)的“临海罗
阳县”,仅仅三年时间,就算陈寿错记临海县为临海郡,起码此时的“临海”之名,已
经由殿名变为行政区划的县名了。
那临海县的建置时间应是在那一年呢?笔者认为:临海县的建置时间应为赤
乌十二年(249)。理由为是年“秋八月癸丑,白鸠见于章安。”又云:“孙权时灵龟出
会稽章安”;章安县相继出现了“白鸠、灵龟”等祥瑞,是“天意兴吴”的重要瑞像。根
据孙权神仙信仰的思维定式与庆祝祥瑞的志庆惯例,孙权只能于是年分章安而建
置临海县以志庆。因此赤乌十二年作为临海县建置时间,既符合孙权的性格逻辑,
又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只有如此,才能正确理解临海从殿名、县名、郡名这三者
“三位一体”复杂的关系链。舍此,“心外无法”!
赤乌为孙权年号,孙权喜爱赤乌,就命名为殿名;同样孙权的江海情怀,使他对
海洋情怀的思绪更为强烈,因此,他除了命名临海殿外,还特意以临海作为临海县
的县名。孙亮更知父亲的情怀,在太平二年又以临海作为郡名,来深切纪念对海洋
情有独钟的孙权。
(周 琦)
· 1952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