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9 - 《台州市志》下册
P. 929
筠说:“我欲不妄语,敢欺君乎?”谢绝黄岩县尉郑伯熊荐举,不去应试。有《咏
竹》诗曰:“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荫。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
心。”住黄岩60年,身穿儒服,头戴幅巾,在乡间教学儿童为业,终身不至城府。当
地里长集资买田屋,又上报公宅官田拨给,皆被谢绝。南宋淳熙六年(1179)85岁
卒。
“二徐”的学说评价,南宋理宗时右丞相杜范说:“余祖父及乡族先辈,皆季节
(徐庭筠)弟子。余幼时,已闻其笃行雅言,虽酬对俗语,非师训至会传诵,以相警
[1]
厉。”《宋史本传》说,南宋“淳熙间,常平使者朱熹行部,拜墓下,題诗有‘道学传千
[2]
古,东瓯说二徐’之句,且大书以表之,曰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 明中叶国子祭酒
谢铎说,二徐先生是(北宋)崇(宁)宣(和)间人,“方是时台人未知洛学,而二徐先
生已得湖学之传,而为朱子所景慕。如此则台之儒风俗,尚固已骎骎乎,与上国等
[4]
[3]
矣。”(骎骎:快马奔驰) 还有“吾台之学,自徐八行先生倡先” 等诸说。
南宋永嘉学派的起源,当代史学家何炳松先生说:“自从郑伯熊和薛季宣中兴
永嘉学派之后,在永嘉方面有陈傅良和叶适诸人的继起,同时在金华方面又有吕祖
谦、陈亮和唐仲友三大头的出现”,“浙东的学派在南宋初期分为永嘉和金华两大
[5]
支。永嘉一支创始于许景衡和周行己诸人,而中兴于郑伯熊和薛季宣。” 郑伯熊
《宋史》无传,在卷459《徐中行附徐庭筠传》载:“黄岩尉郑伯熊代去请益,庭筠曰:富
贵易得,名节难守。愿安时处顺,主张世道。伯熊受其言,迄为名臣。”南宋台州著
名学者石 《徐季节先生墓志铭》(见《赤城集》和《黄岩集》)说:“郑公伯熊生日,有
献歌诗者,先生(徐庭筠)作《上寿论》贻之。公得论喜尽,却贺者其罢也,求言於先
生。先生曰:宝贵易得,名节难保。公敬受焉。”浙江大学教授束景南说:“台州文化
源远流长,北宋时在台州就出了一个著名的理学家人物徐中行,又比如往后一点的
徐庭筠。永嘉学派的大家郑伯熊,就是拜徐庭筠为老师的。所以温州的学者也讲
[6]
永嘉学派是从台州学之而来的。” 叶适《水心集》中《利涉桥记》说自己从黄岩林叔
和游学。
郑伯熊与叶适
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人称敷文先生,22岁中进士,27岁任黄岩
县尉,这一年拜徐庭筠为师。历官省正字,国子丞,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55岁
以直龙图阁任宁国知府,后任福建建宁知府。著有文集30卷,传世仅《敷文书说》
(对《尚书》的解说)。卒后朝廷赠谥文肃。郑伯熊在黄岩的传人有应恕、赵师夏
丛 录 · 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