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8 - 《台州市志》下册
P. 928
书绵延不绝的渠道得以保存和流传。透过藏书活动,不难发现台州私家藏书是所
有藏书系统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系统;时代越后,藏书家数量越多,藏书规模越
大。私家藏书构成台州古代藏书的基础,并且形成爱藏乡贤著述及抄本、稿本,注
重藏书递承和藏以致用等特点。
(胡平法)
南宋台州学派
台州与永嘉学派
东瓯“二徐”与郑伯熊
北宋徐中行、徐庭筠父子,籍贯临海,北宋崇宁间(约1104年)徙居黄岩委羽
山。徐中行崇拜著名大学问家胡瑗(所创立的经术教法,被皇帝诏用,任职太学),
千里投师到京城,参谒范纯仁,请其推荐,范先荐于司马光,后在胡瑗门下,一年学
成而归。回家辟一小室,终日闭门危坐做学问。以后老父病故守墓3年,亲自耕种
赡养老母,对贫穷乡里亲友亡故,慷慨资助,计十余人。科举进士不第,以教学为
业,门人众多。良好的儒学教育,使学生素质高雅,入仕者多,清廉循良。元祐间
(约1090年),徐中行好友罗适(今三门人)任两浙提点刑狱,向朝廷荐举;台州知府
李谔再荐,并带领僚属官吏登门,均被谢辞。
徐中行教导弟子“格物、致知,以达於治国平天下”,自己却不入仕,原因是朝
政先后被章惇、蔡京奸相把持,排斥忠良重用小人,《宋史本传》说徐中行“每一闻
命辄泪下”。徐中行虽然是虚静忘我的学者,但对政局愤世嫉俗,一怒之下尽毁文
章,隐居黄岩委羽山。有人恶意上门诘问,说隐居避荐是为了扬名。徐中行驳斥
说,人无德行与禽兽相等,我主张要以八种德行去应试,并不是要由官员去推荐,
所以我正是避名,非要名也。这人听后惭愧而退。此后,人们称徐中行为“八行先
生”。
徐中行卒后,其三子徐庭筠(字季节),自小有志读书,父亡后为守孝,十年不
娶妻。为人诚实恭敬,称“无惰容,戏色事”,即使好友有过失,当面斥责;贩夫走
卒有一善,则称叹于口。南宋初,秦桧为相,开科考时试题多为歌颂偏安。徐庭
· 1984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