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6 - 《台州市志》下册
P. 926
始,“累世蒐藏乡贤著述,卷帙颇多。”
他们爱藏乡贤著述,还可以从他们好编地方文献中可以看出。宋世荦辑刻《台
州丛书》甲、乙二集,选辑邑文,以示地望之不凡。随后有洪颐煊刻《传经堂丛书》、
晚清临海叶书刻《荫玉阁丛书》、近代临海秦栅刻《四休堂丛书》、黄岩王棻刻《台州
丛书续编》、路桥杨晨刻《台州丛书后集》、温岭金嗣献刻《赤城遗书汇刊》、仙居李镜
渠刻《仙居丛书》等。
藏书需要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买不起书只有抄,写出书稿也只
有“把玩自珍贵。”项士元先生在晚年也曾经做诗说:“结习年来常仰屋,破囊积满
未刊书。”台州历代没有藏书大家,与藏书家们财力有限直接相关。郭协寅“博学嗜
古,好聚书,家贫不能购,从同里宋(世荦)、陈(淞)借钞之。尤留心桑梓故实,手录
乡先辈遗书数百种,洪颐煊目为林表民。”路桥杨晨在《瀛洲咫闻》中称他“收藏台人
著述最富,多旧钞本。”
黄瑞“秋籁阁”藏书楼内有许多书籍是他从黄岩王棻、临海叶书那里无间寒暑
借钞来的。晚清临海叶书藏书3万多卷,“多储乡邦各种写本,”如元天台赖良辑《大
雅集》8卷、明朝临海王允东等辑《三台文献录》23卷、明朝临海朱右《白云稿》11卷
等,后都归项士元收藏。
戴勖屏(?~1924),字保容,又字子芗,号旭东,临海人。生平无他好,唯癖储
书,尤留心地方文献,喜钞书。晚年眇一目,家亦贫甚,仍菟写不倦。他所手钞及所
藏的乡邦文献各书多归项士元的“寒石草堂”及临海金氏的鸥园。
(二)注重藏书递承
台州历代私家藏书楼的寿限普遍较短,少则十数年,多则数十年,很少有超过
三代百年以上的,他们命运多有书毁人亡。清代黄岩李诚“敦说楼”,先是因失火,
楼内藏书大部被焚。到民国初年,因家道中落,后代不能守而尽售楼内之旧藏。又
如郭协寅,他的儿子元晖(字晓村)早逝,后继无人,家道中落。郭协寅晚年,听说同
乡潘日初也好聚书,经常拿着“八砖书库”的旧藏卖给潘氏。
台州历代私家藏书,像临海陈氏藏书,从宋代陈贻范到明代陈棋,三朝五代递
承,在我国历代藏书家中都属罕见。
宏观地看,私家藏书分散零藏,彼此散聚,频繁兼并,使其具有韧性。明代太平
黄氏藏书并不是从黄孔昭开始,六世祖黄珂在居处建读书堂,高祖、曾祖又创建“松
桂轩”。及至黄孔昭,嗜书尤甚,每得一书,“皆亲手目过”,《温岭县志》说他在先辈
藏书基础上“访求遗帙,至数万卷”,台州有“聚书必曰黄氏”之称。其子俌,字汝修,
号方麓,承其书亦能守,并特地建造“业书楼”以贮藏。
· 1982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