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1 - 《台州市志》下册
P. 931
乡,逝于嘉定十六年,其间在乐成(乐清)、黄岩(今黄岩、温岭)教学授业,培养出许
多名士。后人在黄岩叶适讲学处建毓英庙和衣冠冢。“水心先生汲引后进如饥渴,
[11]
然周南仲死,文字之传未有所传,晚得筼窗陈寿老,即倾倒付嘱之”。 陈耆卿成为
周南之后的主要传人。“叶公既殁,筼窗之文遂岿然为世宗,盖其统绪正而气脉厚
[12]
也”。
陈耆卿(1180~1236),字寿老,号筼窗,临海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终官
国子司业,著有《赤城志》和《筼窗集》等。叶适有《题陈寿老文集后》,称陈的文章
“驰骤群言,特立新意,险不留怪,巧不入浮”。以陈耆卿为首的同一代学子有10
余人,在黄岩(温岭)、临海等地,如丁希亮、丁木、王汶、葛绍体、王象祖等。“丁希
亮,字少詹,闻叶水心授经乐成,往受且焉”,“丁木,字子植,尝从叶水心游”,“王
汶,字希道,尝师事王公绰、叶水心二先生”,“葛绍体,字元成,与弟应龙师事叶水
[13]
心”。 以上5人均传承叶适的文学之道,无事功思想。如丁希亮“口诵手抄,卷册
满屋,纵笔所就,词雄意确”。丁木“家居为园,日吟咏其间,四方来学者甚众”,王
汶“援笔为文,日由千百言,与陈耆卿、吴子良辈为友”。葛绍体“善属文,有《四书
[14]
述》”。 临海王象祖,字德甫,人称大田先生,“尝以文见水心,水心所谓尘垢拭杯
案者也。其文简古老健,虽筼窗亦畏之,第于褊不及筼窗圆活,然非有意不为文,
[15]
非有味不为句,尤未易及”。
第二代传人有临海吴子良、黄岩车若水等。吴子良是陈耆卿表弟,字明辅,号
荆溪,官至太府少卿,湖南运使。他在《筼窗续集序》说:“十六从筼窗,二十四从叶
公,公亦以嘱筼窗者嘱予也。”叶适称赞吴子良:“文墨颖异,超越辈流,意特新,语特
[16]
工,韵意特高远,虽昔之妙龄秀质,其终遂以名世者,不过若是。” 车若水在《脚气
集》说:“予登筼窗先生门,方逾弱冠。筼窗一旦于人前见誉过当,同门初不平,久方
浃洽。”车若水与王象祖经常议论文辞,认为“文学之趋曰靡”,而张栻、吕祖谦、朱
熹“造儒术而非文艺”,两人肯定“独水心持作家之权,一时门人,孰为升堂,孰为入
室。晚得陈筼窗,而授之柄,今筼窗之门亦多矣”。清代全祖望说:“是时天台(指台
[17]
州)学者皆袭筼窗、荆溪之文统,车氏(若水)能正之。”
自叶适、陈耆卿、吴子良之后,人才凋落,车若水因祖父“不悦,仍弃永嘉学派”,
改入朱熹理学,师从杜范。元初,永嘉文派从台州向北发展。第三代是吴子良弟
子、宋末元初宁海舒岳祥和刘庄孙。舒岳祥(1218~1298),字舜候,宋末官承直
郎,宋亡不仕,在故乡阆风里筑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少时以文见吴子良,即称其
[18]
异秉灵识,如及终贾。其诗文类皆称臆而谈,不事雕缋”。 刘庄孙,字正仲,号樗
园,与舒岳祥齐名,著有《易志》、《诗传音旨补》等10种。第四代是元初舒岳祥弟子
丛 录 · 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