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6 - 莲都区志
P. 686
· 638 · 莲都区志
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了对基本建设领域的投入。2000年,进入了大投
入大发展的新时期。金融机构着重加大城市建设和电力、交通的信贷投入,努力改善丽水投
资硬环境。围绕撤地设市建区后,市委、市政府加快经济大发展的要求,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
支行提出“政府有大动作,金融有大作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有效投入,信贷资金继续积
极支持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2002—2003年,基本建设贷款主要支
持交通、能源和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项目,推进了丽水市城市化建设进程。2005—2008年,
金融机构继续大力支持城市化建设,但由于大项目的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放缓。
2009年,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提高,基本建设贷款也相应大幅增长。2010年,实行
新月息6‰—9.9‰调低为4.5‰,国营商业贷款由月息10‰-12‰调低为6.9‰,其他所有制
性质的行业贷款也相应调低。金融统计制度,基本建设贷款不再单独统计。
第三节 货币流通
在商品交换中,曾流通过秦半两,汉、隋五铢钱和唐、宋的制钱。自元、明至民国初期,流
通的金属货币主要有银两、银元、制钱、铜元等。民国24年(1935年)后,银元为纸币所代替。
解放后,人民币成为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1949—2010年共发行五套人民币。在货币投放与
回笼方面:1950—1990年,投放大于回笼23年,回笼大于投放18年。投放主要是农副产品采
购、农村财政信用和工资性支出,占投放数 53.6%。回笼主要是商品销售、税款和服务性收
入,占回笼数60.24%。1991年后,净回笼335.9万元外,其余年份都为净投放。1993年起,净
投放数超亿元,2003年起,净投放数超10亿元,2008年净投放数为历史最高点。2009年,受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同比投放趋势减缓外,其余年份投放都为逐年增长。
市场货币流通:民国后期,国民党滥发纸币,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实行全国性的现金管理,长期通货稳定。“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商品供应不足,物
价上涨,80年代,一度经济过热影响货币流通量。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市场现
金交易比重逐年提高,市场货币流通量逐年增大。1980年,全地区年货币流通量5220万元。
1985年,货币流通量10945万元。1988年,货币流通量24098万元,与商品零售额比为1∶4.94
元。1990年,货币流通量23189万元,与商品零售总额比为1∶5.50元。1991年,货币流通量
26435万元。1992年,货币流通量32905万元。1994年,货币流通量56225万元。1997年,货
币流通量 90863 万元。1997—2010 年,货币流通量逐年大幅增长,到 2010 年达到 1087928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