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自然灾异志
P. 110

虐,有达空前程度,如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奉化县剡源乡洪水,后路灾情为百年所未有,中路次



                                之,唯前路无灾等。



                                         民国时期,小流域山洪亦颇为地方之患,各地山区洪灾频繁发生。比如,民国14年(1925


                                年)8月,瑞安嘉义乡山洪陡发,致下游百余村落尽成泽国,灾情奇重;民国35年8月,天台县



                                嘉图镇猫认湖村连遭3次洪水侵袭,全村40余家房舍荡尽,半数山民迁徙他方,幸余者也无


                                完屋可以栖身。



                                         1950—2010年,全省发生较小溪河洪水100余次,年均近2次,一般灾害范围不大,但也造成



                                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21世纪初较大的溪河洪水如2002年8月15日,一次暴


                                雨过程引发衢州、丽水、金华等地多处山洪灾害,沿溪如洗,因灾死亡2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



                                元;2006年8月10日,第8号“桑美”台风登陆苍南,庆元县遭山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7.1亿元;



                                2008年8月24日夜,湖州市吴兴山区出现短历时大暴雨,山洪陡作,倒塌房屋110间,直接经济损


                                失5600万元;2010年7月25—27日,受强降雨影响,温州、台州出现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



                                害,全省有2个市、13个县(市、区)144个乡镇、18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





                                          五、重大洪涝灾害





                                         有史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发生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尚书·尧典》形容洪水之


                                大,称“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时天下大水横流,平原陆沉,经大禹8年治理,方才平



                                息。浙江遗存的著名史迹,有绍兴禹陵等。虽然此后洪水不时为患,但浙江自4世纪南方经



                                济进一步繁荣,始多见水灾记载。历代重大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皆


                                有关,往往在经济开发密集度越高的区域,防洪减灾问题愈加突出。





                                          (一)三国至五代时期





                                         三国至五代时期记载水灾37次(年),区域分布主要在杭嘉湖、宁绍平原地区。首例重大



                                农业洪涝灾害见晋太和六年(371年),同年六月“丹杨、晋陵、吴郡、吴兴、临海五郡又大水,稻


                                稼荡没,黎庶饥馑”①。 5世纪为农业灾情相应频繁时段,记载水灾15次。南朝宋元嘉七年



                                 (30年),浙北大水,太湖泛溢,饥馑流行;元嘉十二年六月,长江下游大洪水,时刘宋都城建
                                   4


                                康(南京)陆地行舟,浙北水灾,稻稼荡没,钱塘等米贵,升米涨至钱三百;次年运河水系仍然大


                                水,余杭县洪流迅激,堤防崩溃。在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年)至永明九年(491年)的13年中,



                                水患或连年或隔年发生,以湖州尤多剧灾。此后在唐元和十一年(816年)至开成三年(838


                                年)的20多年间,为晚唐时期浙江最多水患时段,记载大水10次,除平原水灾外,浙南及浙西



                                 山区大洪水皆著于史籍。《新唐书》两次记述处州洪水入城,平地水深达到8尺;《旧唐书》记



                                载长庆四年(824年)七月,在新安江流域出现暴雨,山区突发洪水,冲漂城市民舍。五代时期


                                为浙江重大洪涝灾害相对平静时段,唯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浙北平原大水,造成严重饥馑,



                                 民众纷往安徽、江西等地就食等。







                                       ① 《晋书》卷二十七《五行志》。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