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6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096
·1028·第三十一编 教育
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1990年,县教育局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和有能力的教师开展教改实验活动。
1996年12月,县教学工作会议向全县中小学提出
学习湖南汩罗经验,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997年9月,县教育学会发起素质教育征文比赛。
1997年12月,县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要求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政府行为。是年底,举办了全县
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
1999年,县教育局将1993年2月设立的以考试成
绩为主要评定标准的“教学质量奖”改革为“教育
教学质量奖”,突出了素质教育的主题,成为一项
图178:农村小学的艺术教学(摄于2005年)
全面衡量学校办学成果的综合性评奖活动。
2004年秋,全县小学、初中从起始年级起实行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改革方案。
在探索素质教育中,一大批教改实验课题被列为省、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990年,实验小学
开始进行教育教学全面性、整体性的教改实验,成为县内首所开展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学校。1993年
起,又开展了小学活动课程实验研究,将活动教学引入课堂。1996年10月30日,全国活动课程成果鉴
定会暨活动教学现场观摩会在武义县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450余名教育专家、
学者和校长参加了会议。1997年7月壶山小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创新教育首批试点学校。1998年
1月,实验小学被中央电教馆命名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9年,熟溪小学开展了小学
生特长形成的动力机制和培养途径研究。2000年11月,浙江省首届创新教育研讨会暨现场会在壶山小
学召开, 200余名来自上海、重庆、天津、江西及浙江省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科研工作者参加了会
议,会议推广了该校1999年以后开展创新教育的经验。
第四节 中小学招生改革
1986年以后,小学沿袭以户口所在地为依据实行划片招生。
1986年至1992年,初中招生沿袭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小学毕业生按考试成绩分别进入临
近的县、区中学或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初中。1993年,取消初中招生升学考试和择优录取,依法就近入
学。其中,城区小学毕业生,以本人志愿为基础,由县招生办组织城内各初中录取。农村小学毕业
生,在乡镇政府的协调下组织入学。1997年起,武阳中学单独向全县招收一个少体班。1999年起,实
验中学、武阳中学实行郊区划片、城内分档的招生办法。2003年8月由履坦初中、邵宅初中合并组建的
武义五中,其招生范围即以原学区为主。
高中招生几经变革。1986年以后,武义一中和武义二中沿袭在北部(武义片)和南部(宣平片)
按志愿择优录取的办法,其他高中则在相应的学区范围内按志愿择优录取。1992年高中招生改革,为
保证省重点高中的生源,先由武义一中在全县范围内择优录取200名,再划定其他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1999年起,武义一中首次向农村初中招收50名定向生。此后,随着武义一中招生规模的扩大,定向生
指标也相应增加。2004年,武义一中指令性招生计划560名,先按考试成绩录取280名后,再按招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