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7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367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299·
物价管理体制
武义价格管理从农副产品价格开始,以流通环节作为突破口,把理顺价格和改革价格管理体制相
结合,共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前志已记述。第二阶段(1985年~1988年),价
格从“以调为主”进入“放调结合,以放为主”阶段。放开除国家定购的粮食和棉花等少数品种以外
的绝大多数农副产品购销价格,放开猪肉、牛肉、羊肉、家禽、鲜蛋和水产品6种主要副食品购销价
格,实行国家指导价,取消粮食统购政策,实行合同订购,合同订购以外的粮食允许农民自由上市。
放开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试行物资经营差率实行全年统算管理办法。放开计划外名优酒价格、彩
电实行超牌价经营,对配供彩电、名优电冰箱、名牌自行车实行主配供商品混合作价,对国产、进口
名优卷烟在国营、集体单位零售环节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第三阶段(1989年~1991年)围绕物
价总水平相对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调、放、管”相结合的办法,物价上涨有明显回落。1989
年金华市物价局明确市管地产品价格和收费标准不再下放管理权限和扩大放开品种的范围,按照国
家对彩电实行专营的部署,统一彩电价格,取消彩电超牌价经营,对黑白电视机、冰箱等放开的5类
工业消费品实行差率管理,重新公布和核定武义居民定量供应的豆制品价格等。1990年,采取一手抓
“管理”一手抓“清理”的工作原则,对部分价格和收费进行了一些合理调整缓解价格矛盾。第四阶
段(1992年~2005年)为价格改革深化阶段。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理顺价格关系,加快价
格结构合理化和价格形式市场化的步伐,完善“调、放、管”三者有机结合的物价管理和各项相应措
施。1992年对属该地管理的23种(类)商品价格全部下放给企业定价,实行市场调节。但对一些国计
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价格,如农电、农药、农膜、化肥等还进行管理。1993年4月,放
开粮食购销价格,继而放开23种工业消费品和15种经营服务性收费,至此,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水、
电、食盐、石油等由国家管理外,其他95%以上商品价格、服务收费放开,由市场调节。物价工作重
心也从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做好价格服务上来。1997年,制定了《武义县商品房价格管理暂行办
法》,将商品房价格列入国家管理轨道,物价工作重点转入规范经营者的定价行为上来。1996年11月
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医药改革。1999年4月改革化肥价格管理办法,化肥出厂价由政府定价改
为政府指导价。2001年5月18日改革药品价格,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药品及其他生产经营具
有垄断性的少量特殊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包括国家计划生产供应的精神、麻醉、预防免疫、计划生育
等药品),除此以外实行市场调节价分级管理。2002年7月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收费管理,由政府定价改
为政府规定收费项目,学校按生均培养成本自主确定的收费标准报物价等部门备案。2004年1月对县
级以上医疗机构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价格统一实行按不同差率顺加作价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该年秋
季,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2005年7月制定《武义县物业服
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和等级评定标准及相应等级收费标准,明确物业服务收费按不同物业管理的性
质、特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物价管理措施
价格听证制度。2001年始,在制定(包括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定价管理的重要商品和服务
价格时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对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2003年~2006年先后召开自来水、有线电视视
听费、出租车、城市公交车5次价格听证会。
收费公示制度。1999年8月,金华市物价局下发《加强收费管理,实行企业交费登记若干规定》,
要求做到凭“缴费登记卡”交费,亮“收费许可证”收费制度。2004年5月发文要求有关单位全面实行
收费(价格)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