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08
第二章 天台山与东亚文化交流·73·
(三)史学
随着天台山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国天台宗高僧撰述的史学传纪
如隋代灌顶的《国清百录》《智者大师别传》,宋代昙照的《智者大师别
传注》、士衡的《天台山九祖传》、宗鉴的《释门正统》、志磐的《佛祖
统纪》,明代如惺的《明高僧传》等,亦相继传入日本。或编入大藏(日
本《弘安藏》《大正藏》等均有收编),或收入别集,对传播天台山佛教
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圆仁、成寻在求法之余亦留下不朽的史学名著——《入唐求法巡
礼行记》与《参天台五台山记》。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4 卷,为圆仁入唐求法九年(838-847)中的日记。
详述其亲历文宗、武宗、宣宗三代,地涉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
西、陕西、河南 7 省的见闻。记述内容涉及日本遣唐使的组织;入唐使船
的构造;中国大陆沿海的地理;唐时新罗人的通商;唐代都市和地方的行
政、交通、习俗、年中行事;五台山、长安的佛教;会昌法难的经过;节
度使的反叛等。其中也记有不少唐代天台宗的珍贵史料。
入唐之初,圆仁滞留于扬州开元寺。适逢智者大师忌日,他详细记录
了忌日设斋仪式,并绘南岳慧思、智者大师的影像,回国后于比睿山首开
“天台智者大师御影供”,并保持至今。
圆仁在扬州曾遇天台禅林寺僧敬文。敬文为行满弟子,亲见最澄从行
满受法。他向圆仁介绍了当时天台国清寺、禅林寺住僧的规模和开演天台
教观的盛况,尤其是告知行满卒年距圆仁入唐(838)已 16 年,据此推算
行满卒于长庆二年(822),与最澄同年而寂。《宋高僧传》卷 22 载行满
卒于开宝年间(968-976),显然是错误的。圆仁还记载了唐代天台宗在
五台山弘传天台教观的景况。五台山为中国佛教华严宗的“根据地”,它
宗活动史料并不多见。圆仁至五台山后,从天台宗高僧志远、文鉴等习天
台教义,并详尽记载了他们在五台山弘传天台宗的活动。为研究唐代天台
宗的传播,提供了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正因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研究唐代中日关系及当时政治、交通、
语言、音乐、历学、风俗等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故与玄奘《大唐西域记》、
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并称“世界三大旅行记”。
正文.indd 73 2017/10/31 1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