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23

·8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设官取士,亦是重人品而轻文章,举荐者必须
                       是大家所信服的人。”
                           两个月后,清朝下旨,由沿路州县资助路费,把高丽商人送归故国。

                       临行之时,20 多位高丽商人在台州官署前跪拜致谢后,登上了回国的路程。
                       天宁寺高僧海屯禅师亦赠诗道别,诗序云:“高丽与中国,语音不同,幸
                       书同文也。遂各执纸笔条对,颇知其详。然观日用动静,无一毫苟且,已

                       群服其礼义矣。巨山(即齐周华)先生闻其风,不远百里相访。时与郡中
                       少曾叶先生、抹云秦先生、若翰蒋先生,同盘桓于敝寺者五日。其风俗之
                       美,无不周知。诚如记(即齐周华的《高丽风俗记》)中所云,无虚词也。
                       予曾以先生(指齐周华)之《需郊录》见赠,而彼喜不自胜,且即能序。
                       予乃复为一绝云:‘海风送客泊南天,患难堪矜礼义全。为赠《需郊》归

                       故国,巨山文教被朝鲜。’”
                           齐周华居天宁寺 5 日,对高丽商人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起居饮食,
                       到文笔交谈,他深感高丽民风之淳厚,《广舆记》之失真,特意写下这篇

                       长达 1200 余言的《高丽风俗记》。齐周华通过饮食、盗酒、赐衣、赠书、
                       辞行 5 件小事的描写,既显示出韩国人民尊老敬贤、纯正朴实的道德情操,
                       又反映了他们勤奋好学、和衷共济的民族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天台佛教界又开始活跃起来。现主要有“大
                       韩佛教法华宗”(以义天为始祖,总本山汉城无量寺)“韩国佛教法华宗”

                       (总本山汉城)“韩国佛教天台宗”(总本山小白山救仁寺)等教派。80
                       年代,中韩天台宗恢复交往。90 年代,随着中韩两国的建交,扩大了两
                       国天台宗的友好交往。1990 年,韩国南大忠宗正首先参礼祖庭。此后,

                       韩国宗务院院长田云德又多次组团来访,增进了友谊。为追念先贤,韩国
                       天台宗与国清寺商定,在天台山国清寺建立“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
                       1995 年 6 月 17 日,韩国天台宗代表团一行 322 人在韩国驻上海领事朴钟
                       先率领下,赴天台山参加揭幕典礼。“祖师堂”内奉智者大师、义天、圆
                       觉 3 位大师的铜像,并树 3 座纪念碑,由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书碑。

                       “中韩天台宗祖师堂”的建成,对弘扬中韩佛教天台宗文化,促进两国的
                       文化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文.indd   88                                                                      2017/10/31   15:01:01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