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26

第三章  天台山与欧美文化交流·91·






                                         第二节  天台宗在欧美的传播



                           一、欧美天台宗佛教学术研究

                           以前,国内没有关于欧美佛教学术研究的专著。近年,北京大学李四
                       龙博士的《欧美佛教学术史》              a  与《美国佛教:亚洲佛教在西方社会传播
                       与转型》    b  两部有关欧美佛教研究的专著出版,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佛教被列于庞大的欧美“东方学”范畴之内。到 19 世纪中叶,佛教
                       学开始独立出来。1833 年英国驻尼泊尔公使霍格森,在尼泊尔收集梵文
                       贝叶经文献 381 部和纸本梵夹多件,其中有天台宗宗经《法华经》以及佛

                       典《金光明经》《般若经》《普曜经》等,分赠给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 65 部,
                       对欧美佛教研究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844 年,法国东方学者尤金·鲍诺夫(一译布努夫),写了《印度
                       佛教史导言》,任继愈与杜继文先生主编的《佛教史·第十一章·概说》                                  c
                       与北大哲学系李四龙博士的《欧美佛教学术史》                       d  均视为佛教独立于“东

                       方学”之开始。随后,他在法国巴黎成立了佛教社团 “法亚协会”。
                           尤金·鲍诺夫(1801-1852),出生于巴黎 , 父亲是一位语言学家。
                       他从小就对东方语言有特殊的爱好,在学校期间,先后学习了梵文、巴利文、

                       波斯语、古楔形字等 ,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29 年他开始在师范学校讲授
                       文学和比较文学 ,1832 年任法兰西学院梵文教授。鲍诺夫就接这批经典后 ,
                       于 1844 年出版了《印度佛教史导言》这样“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该书
                       不仅对佛陀和佛教的教义做了研究 , 而且介绍了《法华经》《般若经》《楞
                       伽经》《华严经》《金光明经》等大乘经典 , 为欧洲的梵语经典研究奠定





                           a 北大出版社,2009 年 11 月版。
                           b 人民出版社,2014 年 12 月版。
                           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12 月版。
                           d 北大出版社,2009 年 11 月版。











          正文.indd   91                                                                      2017/10/31   15:01:02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