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09

·174·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第三节  《夷夏论》:中外文化的首次撞击



                           在中国文化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撞击。第一次是南
                       朝宋齐之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即中印文化之间的撞击;第二
                       次是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与欧洲工业文明即中西文化之间的撞击。引发中

                       外文化首次撞击的是南朝道教著名学者、天台山高士顾欢所撰的《夷夏论》。
                           顾欢,字景怡,一字玄乎。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县西南)人。父、
                       祖皆业农。顾欢自幼好学,家贫,无力就学,乡中有学舍,欢于舍壁后倚听。

                       8 岁时,即诵《孝经》《诗》《论语》。及长,笃志于学。母亡,庐于墓次,
                       遂隐天台楢溪不仕;后于天台山聚徒开馆,受业者常近百人。齐高帝萧道
                       成辅政时,征为扬州主簿,并遣中使迎欢。及践阼,乃称山谷臣顾欢上表。
                       “谨删撰《老氏》(即《老子道德经义疏》,献《治纲》一卷”。旋辞谢
                       荣禄,曰:“臣志尽幽深,无与荣势,自足云霞,不须禄养。”其“辨章

                       治体”很受齐高帝之景仰。东归之日,乃赐麈尾、素琴。永明元年(483),
                       又诏征欢为太学博士,仍不就。顾欢“晚节服食,不与人通。每旦出户,
                       山鸟集其掌取食。事黄老道,解阴阳书,为数术多效验”。齐永明(483-

                       493)中卒于天台山溪(墓在今天台县坦头镇上大吴村),时年 64 岁。齐
                       武帝萧赜诏欢诸子撰欢《文议》三十卷。
                           顾欢与同郡奉道士族钱塘杜京产(杜子恭玄孙)、会稽山阴孔氏(孔
                       璪、孔觊、孔稚珪等)皆交往密切。据《真诰·翼真检篇》载:钱塘杜家
                       在宋初曾从许翙之子许黄民处得到部分杨、许手书《上清》真经。“孔璨

                       贱时,杜居士京产将诸经书往剡南墅大墟住,始与顾欢、戚景玄、朱僧标
                       等数人共相料视。顾先已写楼间经(按指道士楼慧明所得上清经),粗识
                       真书,于是分别选出,凡有经传四五卷、真□七八篇。”可见顾欢也是《上

                       清经》的重要传人之一。他曾撰《真迹经》,整理杨、许手迹。陶弘景编
                       《真诰》,即以顾氏《真迹经》为底本。此外,顾也是南朝《老子》学一
                       大家,唐杜光庭《老子道德经广圣义》评论顾欢所撰的《老子义疏》时说













          正文.indd   174                                                                     2017/10/31   15:01:05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