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9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29

·194·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炷,即其义也。《论》言:“三智,实是一心中得。”说时次第,
                           令人易解;故分次第耳。
                               《涅槃》《法华》同醍醐,教大之与妙,一体异名。大师

                           判之涅槃,称为捃拾;教扶律说常,何者?《法华》开权,三周
                           记莂。上中下根,皆悉入实;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大阵已破,
                           余党不难,《涅槃》终穷,无非常住。十仙外道,增上之徒,广

                           开常宗,纯陀妙义,皆以得悟。捃拾之说,其在兹乎(云云)。
                               《摩诃止观》一部大意,不出法华三昧之异名。依经修观,
                           非数他宝,期心有地。四种四谛,简非显是。发菩提心,后约六
                           即,令朱紫不滥。六位具足,初后不二。夫言六者,简其滥即者,
                           简其显不同,他云即佛,滥于上位;故以六即简定。发菩提心,

                           四弘之说;依境发心,上求下化,誓岂境如坏驴车,正南而游?
                           略述大猷,广在诸文(云)。
                               贞元二十年十月二十日,因日本国求法僧最澄故记。

                           此依大师教门,《华严》《法华》,同是一乘,之伴不异。若论开权,

                       华严别教,主伴未融,犹不自在。《法华》白牛,开渐归顿,别教主伴,
                       即是法华。白牛、一乘无别名,不次第。华严别教,名为次第,未证白牛,
                       法华开显,皆同顿说,前后之殊耳。

                           《六即义》云:

                                                     六即义
                                             (天台僧行满于国中述)



                               夫论即者,名体不二。今依天台大师,五味判经,四教释义,
                           圆教所出。前三教,无义立名,有若尔藏教,小乘;折色明空,
                           盖非所论;通教,大乘,摩诃衍门;别教知中,云何不释?答界
                           内外巧拙,不同通教;巧度即色明空,只断四住界内烦恼、未破惑,
                           不能圆融三谛,具一切佛法;亦不得云即圆教。初心一念,能圆

                           观三谛,境智冥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因果具足,故得即名。












          正文.indd   194                                                                     2017/10/31   15:01:06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