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43

·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别是敦煌禅僧昙猷的记载,再仔细斟酌一下”。于是马德博士于 2003 年
                       11 月曾专门赴天台山考察一周,受到当时国清寺的接待与交流。马德博
                       士说,天台国清寺认为:“昙猷是天台山的开山祖师,我们都是昙猷的后代。

                       天台宗的经典《妙法莲华经》,汉译本有六种,现存如下三种:竺法护译《正
                       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286 年翻译)、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八卷(406
                       年翻译)、阇那崛多与达磨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601

                       年翻译)。其中以《正法华》最详密;《妙法华》最简约,然流传最广,
                       一般所诵者即为此本。天台宗所通行者亦即妙本。”(《敦煌高僧昙猷踪
                       迹寻访记》)
                           据《高僧传》本传及有关史料记载,昙猷于东晋义熙年间(362-364)
                       入住天台山,至太元末年(395)卒,在天台山度过了他的大半生和最后

                       的岁月。昙猷在天台山的足迹主要分三处:赤城山、石梁和万年寺。
                           万年寺全称万年报恩寺,坐落在深山密林之中,四面环山,两股清澈
                       的山泉从寺院东西两侧流下,所谓“八峰回抱,两溪环绕”;寺门前有两

                       株千年古松,进了山门,但见天王殿门两侧已故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
                       初先生题“东晋古刹”四字,即源自昙猷庵居之旧址,现为天台山佛学院
                       所在地。有关昙猷庵居之事也只是个传说,现无任何踪迹可寻。
                           天台山中最著名的景点“石梁飞瀑”的上下,便是昙猷法师当年所建
                       造之上方广寺、中方广寺和下方广寺。其中上方广寺现仅存遗迹,中方广

                       寺和下方广寺,经修葺后保存完好。高僧印光法师《天台山上方广寺募修
                       三圣殿疏》有云:“天台为东南第一名山,上方广乃天台开山之第一古寺
                       也。溯自东晋昙猷尊者,以神通道力,降伏山神,而为开山,创建此寺。

                       初名石桥寺,以在石桥之侧,过石桥则有方广寺,乃五百应真寄居之圣寺,
                       非道邻应真者,莫能一见。猷师曾入其寺,受斋而出,知其为应真之所示
                       现无疑。后人慕应真之胜迹,遂名石桥为方广云。”
                           赤城山在天台县城西北 7 公里处,形如城堡,层列井然,石呈赤色,
                       望之若霞,故称“赤城山”。山高约 400 米,山上有紫云、华阳、玉京、

                       瑞霞等洞穴。紫云洞位于赤城山麓,俗称下岩。洞广 30 米,高 20 米。此
                       处即为昙猷法师于晋义熙年中所建下岩寺。与下岩寺紫云洞相毗邻的卧佛












          正文.indd   8                                                                       2017/10/31   15:00:5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