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3 - 泰顺县教育志
P. 283
泰顺县教育志 ·221·
办幼儿园)编制为2545人。缺编教师147人(不包括当年要求外调25人,要求勤工俭学10人,退休77
人),其中高中缺编42人,初中缺编23人,小学缺编48人,幼儿园缺编34人。是年,县教育局经县编
委批准,录用教师127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39人,初中专任教师17人,小学专任教师38人,幼儿园
教师30人,特殊教育教师3人,校医3人。
1977—1990年全县小学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比例表
表10-1-1
年 份 教职工总数 民办教师数 民办占总数%
1977 1859 1312 70.6
1978 1672 1125 60.7
1979 2117 1346 63.6
1980 2201 1218 50.5
1981 2129 1171 55.3
1982 1989 1109 55.8
1983 2113 1077 51
1984 2050 1032 50.3
1985 2205 930 42.2
1986 1770 940 53.1
1987 1770 819 46.3
1988 1819 798 43.9
1989 1847 451 24.4
1990 1591 463 29.1
第二节 师资培训
民国时期,师资培训的机构有师范简易科、师范讲习所(或传习所),培训的主要对象是需要
接受试验检定的不合格教员。一般都安排在暑假期间进行,培训结束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
证,作为教员学历检定的必要证件。民国2—7年(1913—1918),全县师范学校毕业或高中师范科毕
业的免试验的小学教员只有8人,其余的教员均要通过考试检定后才算合格。
民国18年(1929),为迅速培养小学教员,以应急需,县教育科创办师范讲习所,招收原乡村
塾师或高等小学毕业生及学历不合格的小学教员学习进修,学习教授新法及学校管理之规则。民国19
年,省制定《小学教员假期讲习会办法标准》,规定各县、市举行教员假期讲习会,以党义、国语、
注音拼音、复式教学为必设学科,其他可根据县、市所最切要者增设之,每期讲习会时间以2~4周为
限。是年,成立省师资进修通讯研究部,以函授方式辅导小学教员业余进修,以半年为期,修满三
期,由省组织毕业考试,合格者颁给毕业证书,可免小学教员检定试验之口试。县内亦有少数小学教
员参加函授,其毕业者资料失考。
民国20年(1931),举办第二期小学教员师范讲习会,招收试验检定不合格的小学教员计33
人。民国23年,全县4所区中心小学,17个班级,教员25人,其中受过师范教育一年以上者10人(甲
种),中等以上学校毕业者(乙种)12人,学历在高小毕业或高小毕业以下程度者(丙种)3人。
民国24年(1935),成立小学学科研究会和读书会。县立罗阳小学召集教师进行教学演示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