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天台山佛教史》
P. 111
在僧俗中间的普及,影响很大。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天台宗诸大师的推动,加上王日休居士的弘扬,净
土念佛法门已经深入士大夫和群众中间。人们普遍认为:念佛法门,一声佛
号,可以三根普被,六度齐修,是脱离生死、求生西方最简易稳当的法门。
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有上、中、下三根之分。其它法门,中、下根不易修;
而净土法门,不分男女、贤愚,只要信愿力行。三资具足,即得一心不乱。
所谓一心不乱,可分两个层次:
一、事一心不乱。以能念之心,能、所相应。心中惟有佛,佛外更无心,
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行念阿弥陀,住念阿弥陀,坐念阿弥陀,卧念阿弥陀。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佛正念,扫除一切杂念,念兹在兹,一心不乱,
是谓事念成就,能得念佛三昧。
二、理一心不乱。不住能念,不住有念。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
所念佛外无有心,系念于佛。能所双亡,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终日念佛,终日无佛可念。终日无念,终日一心念佛。
正因为如此,在当时动乱年代,士大夫和民众在隐居避世时,都一心念
佛,求得佛祖的加被。据《往生传》记载,当时士大夫修学净土的很多。有
的因为精诚念佛,产生灵异,如钱象祖和左伸居士等。
钱象祖(?-1211),台州人,宋宁宗朝宰相。守金陵时,他在乡、州建
立接待寺 10 余所,都冠以净土极乐之名,称为“创止庵”。他经常与高僧在
庵中谈经说佛。嘉定四年(1211),他得微疾,即书偈云:“菡萏香从佛国来,
琉璃地上绝纤埃。我心清净超于彼,今日遥知一朵开。”后三日,有僧来问疾,
他说:“我不贪生,不怖死,不生天上,不生人中,唯求生净土耳。”说罢,
趺坐而化,时“天鼓震响,异香芬郁。”(《往生传·钱丞相传》)
左伸居士,天台人。从神照禅师授菩萨戒。刻三圣像,“诵《法华》三千
四百部,《金刚》二万遍。“梦三伟人立江阜,召伸登舟。(伸)复请僧诵《弥
陀经》,遽曰:‘我已见佛光!’即端坐作印而逝。”(《往生传·左伸传》)
这些灵异传开以后,更增强了人们念佛往生的信心。据《乐邦文类》和
《佛祖统纪》记载,当时明州(今宁波)、钱塘(今杭州)一带,不少女居士
笃信天台和净土,常诵《法华经》,并来过天台山国清寺朝礼。一生虔修净业。
如明州朱氏:
名如一,明州薛生妻也。年二十余,即素服斋居,虔修净业。尝以
黄绢请善书者写《法华经》,绣以碧绒,针锋绵密,点画较然,阅十年
而成。中间唱礼佛名,至八万四千。复绣阿弥陀佛、观世音像。习《法
华经》,三月成诵。次阅《华严》、《般若》、《楞严》、《圆觉》,俱能通利。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