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天台山佛教史》
P. 133

家于天台县之广严寺。习教于柏子庭。后游上天竺寺,从竹屋湛堂受学。不

                           久,任吴山圣水寺住持。元代至正四年(1344),下天竺寺失火。他受命重修
                           寺宇。寺成后,他另聘住持。自己则迁上天竺寺修持。元顺帝赐号“慈光妙

                           应普济禅师”。

                               明代洪武初年,慧日被召入京城,诏命在蒋山重兴瓦官寺。寺成后,又

                           命他在钟山传授戒法。不久,避归上天竺寺。谢绝院事,专修《弥陀忏》。洪
                           武十二年(1379)七月初一,召集弟子说:“吾梦青莲华生方池中,清芬袭人,

                           净土之祥现矣。”4 日后,趺坐合掌而终,年 89。

                               真清禅师,是禅净兼修的禅师。他曾住持金陵皇觉寺。因患背疾,梦见

                           天台宗的护法神关云长授以良药。病愈后,南游天台,在华顶天柱峰结茅安
                           居,修大小弥陀忏 6 年。“暇则开演十乘,阐明三观,学者归附日众。”(《净

                           土圣贤录》卷 5《真清》)后得知慈云寺废圮,成为盗匪的窠穴。遂上报官府,

                           驱逐盗匪,发心重修寺宇。修成后,亲任住持,“居常日勤五悔,密持《观经》

                           及《梵网心地品》。一夕,梦琳宫绮丽,宝树参差,见阿弥陀佛、观音、势至
                           三菩萨。方展拜间,旁有沙弥授以一牌,书曰:‘戒香熏修’。寤,知中品往

                           生之象。”(同上)

                               荼毗那一天,朗日高照,不见半丝云彩。当弟子准备好了柴薪,就要点

                           火的时候,发现有一大朵五彩祥云冉冉飘来,宛如一片硕大的莲荷叶,覆盖
                           在禅师的头顶之上。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这片云彩竟然洒落几点雨珠,却又

                           只降临在禅师身上。

                               烈火熊熊燃烧起来,焰炎冲天,真清禅师的尸身在烈火中被映得通红。

                           众人嗅闻到一股浓郁的异香从烈火中散发出来的,沁人心脾。寺院附近的路
                           人、船夫,也各因自己修持慧心的或深或浅,或浓或淡地嗅到了这股异香。

                               门弟子在收拾舍利时,发现色泽不同,有红、有白、有绿。舍利互相碰

                           撞,如玉石相击,清脆响亮。而且“香气充郁”,缭绕虚空。证实往生净土无

                           疑。
                               传灯大师        一生弘扬天台宗,兼修净土。他在天台山高明寺立天台祖庭

                           后,弟子云集。又曾在新昌大佛寺前登座述净土教义,“众闻石室中天乐铿锵,

                           讲毕乃寂”。(《净土圣贤录》卷 5《传灯》),他曾着《净土生无生论》,融会

                           三观,阐扬净土法门,在净土宗史上影响极大。在《净土法语》中,他更提
                           出“一念”之重要,认为“念不一,不生净土”。并解释:“一念之道有三: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