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天台山佛教史》
P. 135
宗论》的著作有《阿弥陀佛赞》、《佛说阿弥陀经塔赞》、《答卓左车弥陀疏钞
三十二问》、《示念佛法门》、《念佛三昧说》、《示念佛三昧》、《持名念佛历九
品净四土说》、《参究念佛论》、《念佛即禅观论》、《灵峰寺净业缘起》、《礼净
土忏文》、《结坛念佛回向文》、《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等,并有赞颂净土的
《刻净土忏序》、《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观泉
开士化万人毕生念佛同生净土序》、《惠应寺放生莲社序》、《庐山香炉峰重结
莲社序》等。综观智旭之一生,从儒入佛,始习禅,继而研教、究律,知禅
者佛心,教者佛语,律者佛行,三者统一而不可分割。三学之归趣,则不外
念佛一门,并以念佛为禅、教、律之归结。乃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
顺治十一年(1654)冬,智旭示疾,告诉弟子在自己命尽荼毗后,以“屑
骨和粉,分施禽鱼,结西方缘。”(同上)次年正月二十一日午时“趺坐绳床,
向西举手而逝”。寂后 3 年,弟子们打开龛看,见智旭“发长覆耳,面如生。”
(同上)不忍遵循遗命,收其骨,葬于灵峰塔中。
二、小有禅师及其它
据《新续高僧传》卷 47《小有传》载:释小有,不知何许人。道光时,
天台国清寺改建塔院。方兴筑时,有一贫僧,自请作苦役,并称:“当先入塔
为主。”问其名,自称“小有”。寺僧答应了他的要求。小有便“荷锄执畚,
随众勤劳,而工力倍之”。塔院落成后,小有无疾而逝。荼毗时,“烟结如盖,
隆隆直上”。众僧看到小有趺坐在烟中,冉冉向西而云。
同书还记载,国清寺在清代有好几位修净土的僧人念佛坐西的情况,十
分神奇。例如:
释妙修,临海人,幼时便有超尘拔俗之志。年长参访名山,时有证悟。
后来到国清寺,任伙头僧 40 余年,“冬夏一破衲,而济人之急,恤人之病,
视力所至,唯恐不及”。平时寡言笑,无事则手持佛球,喃喃念佛,在心在口。
一日,忽对人道:“今后七日,吾当去矣。”遂不食不饮,长坐绳床,如期而
终,寿 78。
释静清,太平(今温岭市)人。受具足戒后,任国清寺堂首,谆谆教导
初学。每天勤修净业,勤习禅观。一天,匆匆延请匠人造龛。众人感到奇怪,
问他:“造龛何用?”静清道:“吾将逝矣!当在今月望日申时。迟造恐来不
及。”有人提出:寺中原有存龛,可供使用。静清称谢而云。到期,更衣告众
而别,留偈道:“来既空时云亦空,生生死死去来中。而今解得真如意,西天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