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天台山佛教史》
P. 88
黄龙派在天台山的第六代传人是万年寺的昙贲禅师。昙贲,永嘉人,先
学云门宗,住温州江心龙翔寺。后至宁波阿育王寺,从临济黄龙派介谌禅师
学禅,成为他的法嗣,属南岳下第十六世、黄龙派第六代传人。后慕天台山
的幽胜,来居莲华峰普慈院,与祥庵主交往甚密。不久,被延请任万年寺住
持。第一天,上堂说偈道:“一见便见,八角磨盘空里转。一得永得,辰锦原
砂如墨黑。秋风吹渭水,已落‘云门三句’里。落叶满长安,而今被眼瞒。”
偈语的意思是:禅者对眼前所见的事物作空(八角磨盘空里转)、作假(辰锦
原砂如墨黑)看待;这些纷繁事物的假象,都是被眼所欺骗之故。因此,禅
者应当参究万象的真相,不为所骗。接着,他竖拂子道:“瞒得瞒不得,总在
万年。手里还见么?华顶月笼,招手石断。”(《五灯会元》卷 19)
昙贲爱天台山万年寺的清幽,日与寺僧参禅论道。后来,四明太守让他
住持奉化雪窦寺,他辞以偈曰:“闹蓝方喜得抽头,退鼓而今打未休。莫把乳
峰千丈雪,重来换我一双眸。”遂在万年寺圆寂。昙贲的得法弟子主要有贤禅
师和鉴禅师等。
(二)杨岐派
1、杨岐派创始人及其宗风
杨岐派,也称杨岐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是临济宗一派,
其祖庭为江西萍乡市杨岐山普通寺。杨岐宗在中华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和深远的影响。公元 1199 年,杨岐宗传入日本,至今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
信徒过百万以上。东亚、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台湾地区也广有信徒。
杨岐派的创始人是方会(992~1046?),是临济下八世,袁州宜春人,
20 岁时,到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九峰山投师落发为僧。每阅经闻法心融
神会,又能痛自折节依参老宿。参慈明楚圆,辅佐院务,得到启发而大悟,
辞归九峰。后来道俗迎居杨岐,举唱宗乘,名闻诸方。庆历六年(1046)移
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关于他的言行,有《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杨岐方会
和尚后录》各一卷。嗣法的弟子有 12 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首。方
会的根本思想,是临济的正宗。他曾说:“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
大狮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尔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若也会得,
功不浪施。”这与云门的“函盖乾坤”一切现成的主张颇有声气相通之处。他
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又得马祖道一的大机、大用,但他浑无圭角,
人因谓其宗风如龙。
杨歧派传至圆悟克勤而大为发展。圆悟克勤(1063-1135),俗姓骆,彭
州(今四川彭县)崇宁人。依妙寂院自省法师剃变,受具后从文照、敏行、
胜禅师等大德参究禅宗心性之说。宋哲宗元佑年间,克勤来到湖北薪州五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