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天台山道教史》
P. 109

明已进入十月养胎的火候,关键在于用文火温养,做到心息相依,神

                  气相注,不即不离,若存若忘,似保护炉中火种,使其温温微热,悠

                  悠常存。第八首提到“七返灵砂”,“铅炉温火”,说明大周天从有为法,

                  转入无为法。盖后天已返先天,已完成炼精化气阶段,阴气已消,故

                  须强调文火温养。第九首提到“八转神锦玉清砂,卯酉抽添火不差”


                  及“黄婆终日看金花”,说明大周天火候是一种自然运转,无须外力的

                  作用,故称无为法。但这种自然运转,是在小周天基础上形成的,实

                  际上已有长期练功的心理基础或潜意识作用,并非真正无为,仍须“行、


                  住、坐、卧,不离这个”。第十首提到“九转紫金成至宝,天门地户自

                  关锁”,说明经过大周功夫,金丹已成,天门地户关锁,可以了却生死,

                  获得长生。从第二首至第十首,描述炼丹的九个步骤。全面概括了九

                  转还丹的功法,简单明了,便于学者掌握。





                        六、白玉蟾的生平与著作

                        白玉蟾(1194-?),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州(今海南

                  省琼山)人。原名葛长庚,因父早殁,母改嫁,他转为雷州白姓养子,


                  故更名白玉蟾,自幼聪颖过人,喜读诗书,过目不忘。12 岁举童子科,

                  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篆刻。及长,他习武学剑,胸怀大志,游

                  学至武昌,欲报效国家。见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耽于安乐,使他壮

                  志难酬,忧愤满腔。后因任侠杀人,遁迹于广东罗浮山,得遇道教南

                  宗四祖陈楠(泥丸),受其教诲,对道教虚无无为、清静守一的思想,


                  深为赞同,萌发遁世脱俗之心。遂拜陈楠为师,潜心学道。

                        白玉蟾博学多识,悟性甚高,深得陈楠器重,将他携往福建武夷

                  山中,悉心传授其内丹术。陈楠逝后,白玉蟾继承其衣钵,成为南宗


                  五祖,继续在武夷山研究道书并修习丹法,造诣日深。常蓬首草履,


                                                           109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