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天台山道教史》
P. 119

惟此一法身。其要至简至易,不逾片言。圣人恐泄天机,故以乾坤、

                  炉鼎、龙虎、铅汞之类,以至不可胜举之异名,无过比喻金丹法象而

                         55
                  已。” 他认为内炼须经男女双修,这时的功夫称外火候。所谓乾坤炉
                  鼎,是指男女身而言。坎离是指女身、男身中的气化而言。真汞真铅、

                  青龙白虎、二弦之气,是指男身中外具阳气,而内具真阴;女身中外


                  具阴气,而内具真阳。阴阳派站在男身的立场上,强调取真铅的重要。

                  至于取得真铅后的修炼,则和清修派无异,称为内火候。

                        张伯端《悟真篇》第九首诗中说:“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


                  弃捐。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翁葆光是这样注释的:“凡

                  铅,是后天地生滓质之物也。真铅,是真一之气也。夫人真阳之气逐

                  日飞散,无由凝聚以结圣胎,故圣人炼真铅取而伏之,凝结成砂,逐

                  日运火,渐渐添汞。汞渐渐多,铅气渐散,抽铅添汞,其妙如此。十

                  月火足,六十卦终,铅气飞浮,如明窗中射日之尘,片片浮而去。九


                  载抱一,元气浮尽,只留得一味干水银也。铅尽汞干,化为金液大还

                  丹也。体变纯阳,与天齐年。故曰:用了真铅也弃捐。”翁葆光反复强

                  调取得真铅的重要。得到真铅后,经过长期修炼,直到“铅尽汞干,


                  化为金液大还丹”,才能“体变纯阳,与天齐年”。

                        翁葆光在注释《悟真篇》时,还特别强调“阴阳和合,三体重生”

                  的重要。张伯端在《悟真篇》第十二首诗中说:“道自虚无生一气,更

                  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翁葆光注曰:“道

                  本虚而乃有形之气,气本实而乃无形之形,有无相制而一生焉。是以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方其未

                  形,冲和之气不可见也。及其既形,轻清之气属阳,重浊之气属阴,

                  二气氤氲,两情交垢,曰天、曰地、曰人,三物生焉。故易曰:天地



                  55  《悟真篇注·翁序》。

                                                           119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