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39

天台精舍、弘法佛堂、青山极乐寺和佛教印经处、“中华佛教图书馆”等。 1963
           年示寂于香港。 门下弟子多达千余人。 主要著述有:《金刚经讲义》 《心经义
      朱    疏》《起信论讲义》 《天台传佛心印记释要》 《始终心要义记》 《楞严经妙玄要
      封
      鳌    旨》及《影尘回忆录》等。 后人辑为《湛山大师法汇》。
      天
      台         静权(1881-1960),俗姓王,名良安,法名宽显。 浙江仙居县人。 自幼聪
      集
      ·
      第    颖,能诗善文,儒学造诣颇深。 1905 年,因丧父,悲痛忧郁,遂投天台山国清寺
      一
      册    出家,礼授能和尚为师。 不久去宁波观宗寺,亲近谛闲大师,受学天台教观,慧
           解经藏,解行并进,得谛闲器重,在观宗寺弘法研究社任辅讲。 1921 年任主

           讲。 他讲演经教,善于消文释义,口词清楚,音声洪亮,辩才无碍。 曾于姚北金

           仙寺讲《地藏经》,听众皆赞叹,时弘一律师亦参席听讲,深受感动,潸然泪下。
           故有“活地藏”之美称。
                1931 年,应国清寺住持可兴和尚之请,来寺说法,以便重兴寺宇。 遂创天

           台山佛学研究社,弘扬天台教义。 四方学者听讲座下,络绎不绝。 1932 年至
           1937 年,协助可兴筹建寺宇:扩建金刚殿两边楼房大寮,还新建迎塔楼、安养

           堂、清泰居、光寿轩、鱼乐国(放生池)、清心亭等。 1940 年,又新建妙法堂、静

           观堂、虎啸堂、三贤殿、香光茅棚等。
                抗日战争爆发,为弘法利生,主讲《法华》《仁王护国般若》诸经,倡导抑恶
           扬善,宣扬爱国主义思想。 他在国清寺佛学研究社设专修部,讲授《天台四教

           仪》《法华经》等,培养了不少年青僧才。 同时,应邀到其他寺庙说法。 1938 年

           7 月,应高明寺住持之邀,偕副讲斌宗法师等赴寺讲《法华经》。
                1949 年后,他以利生为业,弘法是务,任缘应化,居无定处,四海为家。

           1950 年应邀至上海法藏寺开讲《地藏经》 和《楞严经》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等。 在宣讲经义时要求佛教信徒爱国爱教,保卫世界和平,发扬佛教优良传
           统。 1957 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和上海市政协委员。 不久,应天台

           山国清寺两序大众要求,回到该寺息养。 1959 年春,应高明寺寒叶法师之请,

           赴寺讲《天台宗纲要》等。
                1960 年 12 月安详示寂。 世寿 80,僧腊 56。

                三、其他天台高僧

                除了谛闲的法嗣在国内大弘台教以外,天台宗的发源地天台山及台南温



    ❙126❙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