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34
宗寺宇的建设,以及教育、慈善、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也做得很多。 特别是中
国改革开放以后,天台山与海外的交流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前来参访和朝拜祖
庭的名僧大德与日俱增。 同时,随着国内外佛教学者对天台宗深奥义理的进
一步研究和发挥,天台思想在国内外佛学界、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
一、谛闲的生平及其业绩
生平
谛闲(1858-1932),号古虚,字卓三。 浙江黄岩朱氏子。 16 岁学医。 20
岁时,投白云山成道大师出家。 24 岁受戒于天台山国清寺。 26 岁到平湖福臻
寺从敏曦大师学天台教观,被赞为“法门龙象”。 28 岁于杭州六通寺讲说《法
华经》,至“方便品”,忽然深入禅定,遂获辩者无碍。 后回天台国清寺修法华
三昧,不久,至慈溪圣果寺掩关阅读三藏。 出关后至上海龙华寺再讲《楞严》,
听众云集,远近学者,皆投门下。
光绪十二年(1886),迹端定融大师任
上海龙华寺住持,特邀谛闲出山相助。 定
融见谛闲年轻有为,对天台经义理解透彻,
修持亦颇有造诣,认为重兴天台灵峰法脉
端在此人,乃为之授记传法。 在传法谱系
上称为住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法派为
高明寺百松真觉第十五世,灵峰智旭以下
第十二世。 谛闲不负定融之望,此后弘法
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山东、大连、哈尔
谛闲大师
滨等地,法坛几乎遍及全国。
宣统二年(1910),江苏各界缁素于南京创办僧师范学校,推谛闲为校长
兼总监。 谛闲挑选各省青年僧徒,分班讲授天台教观,解行并进,成为近代开
办僧学教育的创始人之一。 1912 年,就任观宗讲寺住持。 翌年,创办观宗研
第
究社,后创办观宗学舍,专修天台教观。 一
辑
1932 年五月,自知寂期将至,将观宗寺全权托付宝静大师掌握。 至七月
台
二日示寂。 世寿 75,僧腊 55。 塔于慈溪五磊山。 宗
教
史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