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41

家,翌年于国清寺依从镜和尚受具足戒,后即嗣其法脉。
                1903 年,应高明寺之请为首座,安居藏经楼,阅读和整理藏经,励志精修
      朱    行道,晨夕祝愿:“愿我六根常清净,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智慧如海
      封
      鳌    深。”如是 5 年,精通三藏。 并于圆通洞旁崖壁镌一大“佛”字,长广各为 3 米,
      天
      台    为游山参访者种善根。 1910 年,高明寺住持济定和尚敦请兴慈弘演毗尼,开
      集
      ·
      第    堂示范,传三坛春戒为正训(大师父)。 兴慈威仪端庄,规矩精熟,为诸戒子示
      一
      册    范。 三坛圆满后,勉诸新戒,勤修戒定慧,绍隆三宝。
                1913 年,在高明寺讲《朝暮课诵》,因感“圣典玄微,非解莫入”,乃著《二

           课合解》。 他在《重订二课合解自序》中说:“唯冀来者,观义得玄,尽除惑障,
           行起解绝,遍入毗卢,法界依正,同圆种智云尔。”兴慈弘宗演教,苦口婆心。 不

           久,又在高明寺讲《金刚经》,出壳频伽,震惊四座,虽四方尊宿,亦为低首赞

           仰。 讲经之后,著《金刚经易知疏》,洞幽发微,弘理深彻。
                1915 年,天台山中方广寺遭火灾,殿宇被毁无遗。 兴慈募集资金,重建中

           方广寺,前后 10 年,苦心经营,方恢复旧观。 其间还重新修缮下方广寺殿宇。
           1918 年,应邀于上海爱俪园,讲授《天台四教仪集注》。 时有沈映泉居士,听其
           经后深为感动,特建超尘精舍,请他主持青年僧伽教育。 四方学者慕道来归,
           因舍小不能容众,于 1924 年春得王一亭等居士赞助,创建法藏寺,历时 5 年建

           成,为上海最新的一座净土大刹,也是唯一的天台宗道场。
                1931 年,回天台山任华顶寺住持,负责重建被焚毁的殿宇。 由于沪上缁

           素的资助,并公推授松驻山筹建,数年经营,初具规模。 此后即教化四方,先后
           在上海、杭州、南京、绍兴、苏州、常熟、无锡、南昌等地各大名刹莲社讲《楞严

           经》《法华经》《地藏经》《阿弥陀经》等,深受缁素赞仰。
                1938 年抗战期间,为救济来沪的难民,与上海佛教界发起成立上海佛教

           同仁会,被推为会长。 该会发起联合各慈善团体筹款急赈难民,设立施粥处。

           前后施粥 5 年,免费吃粥的贫民总数达千余万人。 1945 年,抗战胜利。 翌年,
           他在法藏寺创设慈光补习学校,招收贫寒子弟,施以初中程度的教育。 1947
           年,又在上海创办兴慈中学,兴建校舍,招收失学青年,培育人才。 同时,关心

           天台山的佛教文物古迹。 1948 年,募资重建已呈颓裂的天台赤城山舍利塔;
           又在天台华顶顶峰智者大师修止观处新建降魔塔,内供《法华经》,外塑智者

           大师修止观入定像,供来山朝圣者广种福田,并志纪念。

    ❙128❙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